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
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春殘。宋代。李清照。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春天快要過去了,為什么還是會懷念家鄉。病中梳頭,不快就像頭發一樣長。
房梁上的燕子每天都在呢語。柔風一吹,滿屋都是薔薇花的香氣。
春殘:暮春。何事:為什么?
最:癸巳類稿作“發”。
在:歷朝名媛詩詞作“伴”。梁燕語多:指棲于梁頭的燕子不停地喃呢。
薔薇句:薔薇花經風一吹,滿屋香氣。細:輕柔。
此詩作年不詳,從詩意看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寫照。從題目《春殘》、燕語、薔薇等可以看出寫作時間當在李清照南渡后的某年晚春時節。從苦思鄉也可以看出當是李清照寄居于南方某地。那是一個晚春時節,寄居在外,當愁病中的李清照在思鄉,落寂中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王璠.李清照研究叢稿[M].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198.
當暮春三月春光撩人的時分,一個客居異地、臥病床褥、心緒煩亂的女人,縱使梁間雙燕呢呢喃喃唱著悅耳的歌兒,簾外鮮艷的薔薇藉著微風送進陣陣的幽香,在她苦思鄉的芳心里,匪特不以婉轉的燕語為悅耳,馥郁的花香為怡情;反怪燕兒有意撒嬌叫個不休,薔薇故為招展放散芬芳,特意攪擾她的苦惱煩悶心情似的。非但此也,就是個己的蓬松散亂的發髻,由于病中無力,梳整時也怪它太長了呢。象這樣表現技術,豈是不懂女人心理的男子和學識不深的女人所能達到的。
這首詩在李清照雅致、雄渾、怨憤三大類,屬于前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雙調望江南 秋暮。清代。曹爾堪。 秋欲暮,江水盡生涼。鷗浴似添濤外雪,林疏微映菊前黃。材屋日恒長。初刈獲、粳秫半登場。籪起肥螯宜買醉,甕傾新酒遠聞香。一笑舉杯觴。
園中賞梅。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糝貉裘。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日留。
宿獻花巖作 其一。明代。朱應登。 名山隔歲與心期,古寺經過再賦詩。僮仆解裝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泉鳴澗壑秋生駛,樹隱房櫳日上遲。豈獨有緣參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臨江仙 甡翁歸自邢臺,偕曉川兄過訪。近現代。夏承燾。 拋卻長筇登疊閣,共驚腳力如仙。暫同杯茗亦前緣。迎風為禹步,踏雪過堯年。他日京華耆舊傳,幾人名氏相聯。夢中卵色五湖天。煩君橫帚筆,畫我峭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