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轉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美人愁悶。不管羅衣褪。
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嗔人問。背燈偷揾,拭盡殘妝粉。
點絳唇·離恨。宋代。蘇軾。 月轉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美人愁悶。不管羅衣褪。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嗔人問。背燈偷揾,拭盡殘妝粉。
月轉換下沉了,烏鴉啼叫起來,華麗的堂室里響起了傳遞離情別恨的音樂。美女們愁苦煩悶,竟然顧不上羅衣被脫下來。
清亮的斑斑淚,揮灑后而柔腸寸斷。憎惡人們發問,只好背著燈光暗暗地把淚水擦掉,連同臉上的化妝粉揩干凈了。
點絳唇:詞牌名,出自南朝梁江淹《詠美人春游》: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又名《點櫻桃》,雙調,有41字、42字、43字諸體。
月轉烏啼:表明夜深。
畫堂:古代宮中彩繪的殿堂。
宮徵:這里泛指音樂。宮:古代五聲音階的第一音級。徵(zhǐ):古代五聲音階的第四音級。
羅衣: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褪:脫落。
嗔(chēn):發怒。
搵(wèn):揩拭眼淚。
殘妝:被侵亂過的妝顏。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77-79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蘇軾還朝,除判登聞鼓院。見宮中大量養歌女供皇公貴族享用,不禁對歌女發出同情之音,作該詞以慰藉之。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77-79
上片,寫歌女們在夜深人靜時的遭遇。第一、二句點明時間“月轉烏啼”,更暗示了此時是歌女們的凄涼酸楚的生活時刻。在一種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時刻,卻從“畫堂”里傳來了離情別恨的音樂聲,可以窺見歌女們懷念家人的傷心碎腑之苦痛。第三、四句進一層寫美人“愁悶”。不僅僅在于娛樂皇公貴族,而且還在于歌女顧不上去脫“羅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脫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畫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纖弱“美人”。蘇軾憤然而訴:“畫堂”里充滿了音樂傳遞的“離恨”和“愁悶”。
下片,特寫歌女們的淚斑與殘粉。第一、二句“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寫斑斑血淚變“清淚”,淚向肚里流,這種“離恨”的表現。揮淚痛斷柔腸,痛向心里藏,這種“愁悶”的心情。最后三句更進一層,突出兩個典型細節:一是不愿旁人細問,二是背著燈暗暗地揩拭淚水,直至揩盡被皇公貴族們所侵染過的殘妝和脂粉。從清淚、柔腸、嗔人、偷搵、拭殘妝這些行為的表現,將被壓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脫脫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為歌女感到同情和愛憐。
該詞的藝術貢獻,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淚美人”形象,并為婉約詞提供一種經過“雅化”的新風貌。蘇軾寫歌女不同于其他詞家,重在寫“神”和內心的“涼”,具有超脫塵俗、高潔晶瑩的美感,是尋常的“宮體詞”不能比的。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題慈恩寺元遂上人院。唐代。許棠。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試院偶題 其二。明代。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能空冀北群。
次韻昌甫聞予過仲益見寄。宋代。韓淲。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冬日雜興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冪歷千萬里,含心當語誰。顧影追疇昔,韶風漾芳時。下映清江淥,上承靈雨飛。時哉不再覿,群情自紛疑。詎知幽悄懷,時為夢中期。佳序還在目,榮光亙葳蕤。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