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雙銜鳳帶,不妨單著鮫綃。夜香知與阿誰燒。悵望水沈煙裊。
云鬢風前綠卷,玉顏醉里紅潮。莫教空度可憐宵。月與佳人共僚。
西江月·聞道雙銜鳳帶。宋代。蘇軾。 聞道雙銜鳳帶,不妨單著鮫綃。夜香知與阿誰燒。悵望水沈煙裊。云鬢風前綠卷,玉顏醉里紅潮。莫教空度可憐宵。月與佳人共僚。
聽說佳人佩帶過雙鳳共銜的繡綬帶,單薄穿著代替薄綃也不礙事。夜晚的香不知為誰而燒,帳然望著珍貴的香木燒煙裊裊上飄。
如云集的鬢發在風前被卷成綠圈,如玉白的臉面醉酒以后而泛起紅暈。不要白白度過這嗔愛的良宵,月亮和美人是共同美好的。
聞道:聽說。雙銜鳳帶:雙鳳共銜圖案繡的綬帶。
不妨:不礙事。單著:單薄穿著。鮫綃(jiāo xiāo):鮫人織的薄綃,紗質薄而價貴。
夜香:古代婦女晚時禱神燒的香。與:為了。阿誰:誰。
水沉:又名水沉香。放在水中能沉。古人燒它,其煙氣甚濃甚香,以示敬意。
紅潮:紅暈。
莫教:不要讓。可憐:可愛。沈玄機《感異記》: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僚(liáo):通“嫽”。美好。《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參考資料:
1、王延齡.中國歷代詞分調評注 西江月:四川文藝出版社,1998:25
2、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235
《西江月》約作于宋英宗熙寧六年(1073年)春。是時,蘇軾在太常博士直史館杭州通守任上。目睹宋朝官妓、歌妓或是家妓的紅顏薄命,甚是同情,曾作許多詩詞以憐憫之。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235
這首詞寫一女子在窗前月下遙望所愛,和《月兔茶》主題和意境近似,可以稱之為姊妹篇。
上片寫薄命佳人的美貌及尋春求佛的情景。春天來臨,春心欲動。開頭兩句寫改濃妝為淡妝,改一般裝為貴重裝。從旁人的口里得知“雙銜鳳帶”裝束本來超出常人水平,但薄命佳人還是改換成了“鮫綃”貴重薄衫。一可顯示身姿美,二可標志身價高。第三、四句寫燒香拜佛,祈禱神靈。燒上珍貴的水沉香木,如癡如醉,“悵望”“煙裊”。不言自明,是讓菩薩保佑她尋找到一位青春美的心上人。而其所愛已“雙銜鳳帶”,另有他歡。東坡十分重視將外界事物作為詞的信息之源泉,激發詞思之觸媒,表達詞情之載體。“雙銜鳳帶”。“單著鮫綃”,“夜香”“水沉煙”,以我觀物,以物觀我,情以物遷,都打上了青春情愛的印記,富有藝術魅力。
下片寫薄命佳人向往與心上人共度良宵的心態。開頭兩句寫美麗的容貌。鬢發美如云集似的,風卷綠發如畫;顏面美如玉白似的,酒醉“紅潮”如花。一頭黑發,一張紅臉,是女子的招牌,所以東坡特寫得如此唯妙唯肖。不言自明,為的是去會見青春美的心上人;為的是心上人一見傾心,十分喜愛她。第三、四句寫薄命佳人的尋春、度良宵的心態。“莫教空度可憐宵”,好一個“可憐宵”。光陰無情,人生易老,把握良宵,及時行樂。“月”是美好的,“佳人”是美好的,花好月圓,美上加美,然而心上人久待不至,她的美夢難以成真。東坡十分重視通過豐富的想象,將自然界的明月化為有情而動心的知音,變成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的橋梁,以寄托薄命佳人的情思,讓這種情思充滿著浪漫主義的美學色彩。
全詞,上片先寫薄命佳人的良苦用心,改裝,拜佛,回答“與阿誰”的問題;下片再寫薄命佳人的虔誠心態,惜時,望月,以實現共度良宵之美愿。中國古代的薄命佳人都美麗、善良、可愛,有強烈而熾熱的愛情追求,所以從心底吐露出“莫教空度可憐宵,月與佳人共僚”的虔誠心愿。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冬夜月下作。宋代。陸游。 造物寧能困此翁,浩歌庭下答松風。煌煌斗柄插天北,焰焰月輪生海東。皂纛黃旗都護府,峨冠長劍大明宮。功名晚遂從來事,白首江湖未嘆窮。
又題伍相廟。。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臨江仙 其一。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試問梨花枝上雨,為誰彈滿清尊。一江風月黯離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黃昏。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須見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