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覺王孫貴,豪家意頗濃。
屏開金孔雀,褥隱繡芙蓉。
且食雙魚美,誰看異味重。
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
華館春風(fēng)起,高城煙霧開。
雜花分戶映,嬌燕入簾回。
一見能傾座,虛懷只愛才。
鹽官雖絆驥,名是漢廷來。
李監(jiān)宅二首。唐代。杜甫。 尚覺王孫貴,豪家意頗濃。屏開金孔雀,褥隱繡芙蓉。且食雙魚美,誰看異味重。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華館春風(fēng)起,高城煙霧開。雜花分戶映,嬌燕入簾回。一見能傾座,虛懷只愛才。鹽官雖絆驥,名是漢廷來。
我一進(jìn)李監(jiān)你家就感覺到王孫貴裔的風(fēng)韻,豪門大家的氣派十足。
門后的屏風(fēng)上畫著開屏的金孔雀,內(nèi)室里,棉被上繡著盛開的玉芙蓉。
桌上擺放著美味的雙魚,味道十分香濃。
家門庭喜氣洋洋,原來是女兒新近嫁了個乘龍快婿,可喜可賀!
豪華的館舍春風(fēng)四起,高高的樓閣把云霧刺穿。
戶外一叢叢七彩鮮花相互輝映,一雙雙嬌燕飛入珠簾,回到梁上的老巢。
李公談吐不凡,令滿座一見傾倒;虛懷若谷,十分愛惜人才。
你雖然像騏驥一樣為沉重之鹽車所累,但是終有一天會有大任,因?yàn)楫吘故莵碜詽h庭的天馬啊!
李監(jiān),指李令問,唐宗室子弟,曾任秘書監(jiān),故稱李監(jiān)。
王孫:李令問是宗室子弟,故稱。
“屏開”句:《舊唐書》記載,高祖皇后竇氏的父親,在門屏上畫兩只孔雀,給前來求婚的人兩只箭,私約射中者招之。高祖發(fā)兩箭,俱中,因招為婿。此用其事,言李氏則婿之雅也。
“且食”句:乃翻《孟子》舍魚取熊掌語。
“門闌”句:庾信詩:“詰旦啟門闌?!薄抖Y記》:“乃有喜色?!?/p>
華館春風(fēng):劉幀詩:“華館寄流波,豁達(dá)來風(fēng)涼?!辈苤苍姡骸按猴L(fēng)起兮蕭條?!?/p>
雜花:丘遲書:“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蔽哄T姡骸坝硲袈錃埢??!?/p>
一見能傾座:吳邁遠(yuǎn)詩:“一見愿道意?!薄端抉R相如傳》:“一座盡傾?!?/p>
“鹽車”句:《戰(zhàn)國策》云,騏驥駕鹽車,上吳板,遷延負(fù)轅而不能進(jìn)。此用其意,以比李令問官職閑冷。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李監(jiān)宅二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春懷賦得冰雪鶯來晚春寒花較遲十字 其七。宋代。王安中。 淵明苦長饑,中年求一官。歸來蒔松菊,頗覺生理難。我恐須出仕,未出心已寒。好謝山巨源,作吏廢游觀。
渡頭惡天兩岸遠(yuǎn),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qū)向前,
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
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唐代。王建。 渡頭惡天兩岸遠(yuǎn),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qū)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舟沉身死悔難追。公無渡河公自為。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廣平似鐵詩猶好,河內(nèi)聞箴喜更夸。惟有謫仙堪痛飲,世間佳處樂無涯。
滿庭芳。兩漢。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nèi),切須規(guī)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燒丹并煉藥,琴棋書畫,各有司存。應(yīng)干請祈法術(shù),都是謾勞神。且任隨緣乞化,省多少、勞碌精神。團(tuán)圞坐,齊同慈愛,異骨總成親。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zhuǎn)位頌·匣里青蛇吼。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fēng)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nèi)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fēng)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