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乞食

    乞食朗讀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譯文

    饑餓驅我出門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前行來到此村落,敲門卻難致詞語。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贈來不虛。

    暢談終日話投機,斟酒即飲不客氣。

    新交好友心歡暢,即席賦詩表情意。

    感你恩深似漂母,無韓信才我心愧。

    牢記胸中如何謝,死后報答君恩惠。

    注釋

    驅我去:逼迫我走出家門。

    竟:究竟。何之:往何處去。之:往。

    斯:這。里:居民聚居的地方,指村里。

    拙言辭:拙于言辭,不知該怎么說才好。這里表現一種羞于啟齒、欲言又止的復雜心理活動。

    解余意:理解我的來意。

    遺(wèi):贈送。豈虛來:哪能讓你(指詩人)白跑一趟。

    談諧:彼此談話投機。

    觴(shāng)至輒(zhé)傾杯:每次進酒總是一飲而盡。觴:進酒勸飲。輒:就,總是。

    新知:新交的朋友。

    言詠:吟詠。

    感:感激。子:對人的尊稱。漂母惠:像漂母那樣的恩惠。漂母,在水邊洗衣服的婦女。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當年韓信在城下釣魚,有位漂母憐他饑餓,給他飯吃,韓信發誓日后報答此恩。后來韓信幫助劉邦滅了項羽,被封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贈以千金。

    非韓才:沒有韓信的才能。

    銜戢(jí):謂斂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銜:馬勒于口,勒不會掉落,意為永遠不忘。戢:收藏。

    冥報:謂死后在幽冥中報答,這是古人表示日后重報的說法,非關迷信與否。冥:幽暗,死者神魂所居。貽:贈送。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66-68

    2、汪新華.古詩文閱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129-130

    乞食創作背景

      關于這首詩的創作時間,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說此詩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淵明六十二歲,詩人根據乞食的真實經歷,寫下此詩。一說此詩作于陶淵明青年時期,大約在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陶淵明二十一歲,與朋友聚會,飲酒賦詩。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66-68

    2、汪新華.古詩文閱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129-130

      《乞食》一詩,是陶淵明躬耕生涯之一側面寫照,至為真實,亦至為感人。這首詩不僅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陶淵明晚年貧困生活的一個側面,而且也真實地反映出陶淵明樸拙真率的個性。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淵明歸耕之后,備嘗農民之艱辛,尤其是饑餓。《有會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飲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皆可印證。起二句直寫出為饑餓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態,詩人自己也不知該往何處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見得當時農村之凋敝,有糧之家太少,告貸幾乎無門;亦見得詩人對于所求之人,終究有所選擇。淵明乃固窮之士。蕭統《陶淵明傳》載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淵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處墟里。由此可見,雖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識中,終究還是有其人的。此人當然應是一可求之人。盡管如此,敲開門后,自己還是口訥辭拙,不知所云。乞食,對于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畢竟是難于啟齒的呵。“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主人見淵明此時的饑色和窘樣,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糧食相贈,詩人果然不虛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詩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轉變、提升為欣慰感激。“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主人不僅急人之難,而且善體人情。他殷勤挽留詩人坐下相談,兩人談得投機,不覺到了黃昏,飯已經做好了,便擺出了酒菜。詩人已經無拘無束了,端起酒杯便開懷暢飲。淵明愛酒。“傾”之一字,下得痛快,這才是淵明“質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詩人為有這位新交而真心歡喜,談得高興,于是賦詩相贈。從“新知”二字,可見主人與詩人尚是新交,但詩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達感激之情,是全詩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釣于城下,諸母漂(絮),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后來韓信在劉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詩人借用此一典故,對主人說,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慚愧的是我無韓信之才能,難以報答于您。“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您的恩惠我永遠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夠答謝,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來報答于您。中國古代有“冥報”的說法,如“結草銜環”的故事便是。“冥報”之語,表達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報”之是否可能,雖可不論,但此種感激之忱,則至為珍貴。

      此詩的啟示意義,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詩篇語言平淡無華,卻蘊發著人性美麗的光輝。主人急人之難,詩人感恩圖報,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這是兩種高尚人格的對面與相照。急人之難,施恩不圖報;受恩必報,飲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中國民族精神中的傳統美德。詩中映現的兩種人格,深受傳統美德的煦育,亦是傳統美德的體現。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朗讀
    ()

    猜你喜歡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愜,荊棘秋風夢亦驚。

    簾外黃花增別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臺聽頌聲。

    ()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

    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

    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干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

    ()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免费福利体检区久久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欧美日韩成人精品久久久免费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电影网2021|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高潮|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久久久久9999|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