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邈能中酒圣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為誰連。
無可奈何新白發,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賢。宋代。蘇軾。 徐邈能中酒圣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為誰連。無可奈何新白發,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
徐邈醉得連酒的清濁能辨,劉伶以地為坐席以青天作帳幕,夏侯湛死后,潘安和誰合稱連白璧。
沒有什么辦法不讓新白發增添,不如歸葬于家鄉熟知的青山上,抱恨沒有人借給我購田買房隱居的錢。
①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②徐邈:字景山,燕國薊人。三國時期魏國初建,官至尚書郎。中:醉昏。酒圣賢:言酒的清濁。
③劉伶:魏末晉初的文人,“竹林七賢”之一,字伯倫,沛國人。著《酒德頌》一篇。
④潘郎:即潘安,又名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晉書·夏侯湛傳》:夏侯湛字孝若,譙國譙人也。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新詞,而美容觀,與潘安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連璧”。
⑤買山錢:購買田房隱居的錢。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847-849
2、蘇軾.蘇軾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39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三月,蘇軾將從黃州離任去汝州,不斷與摯友出游黃州名勝,出入于酒店食家,對飲言歡,感舊抒懷作該詞。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847-849
上片,借贊揚古代賢明之士來表達對同情者的仰慕之情。“徐邈能中酒圣賢”,是隱喻徐得之的直言相諒,秉性修甚,頗有徐邈能識酒的清濁(世道清濁),醉而不問公事的灑脫氣質。“劉伶席地幕青天”,是隱喻劉唐年隱居鄉間,簡從陋出的生活和賢明放達的性格,如同“竹林七賢”之一劉伶“屋無室廬,幕天席地”的曠達胸懷。“潘郎白璧為誰連”,是隱喻詩人潘大臨與摯友的友善。兩者分離,蘇軾發出“潘郎白璧為誰連”的哀嘆。蘇軾有意將古之徐、劉、潘三賢才與今之徐、劉、潘三賢才同姓偶合,為的是表達蘇軾向慕賢明,追求曠達的處世觀。
下片,直抒欲回朝不成,真做隱士又無奈的仕宦觀。“無可奈何新白發,不如歸去舊青山”,點明蘇軾目前的“無可奈何”的政治處境和“新白發”的衰老生命。蘇軾離開黃州友善的人后感到寂寞孤獨。即是死后,不如歸葬于家鄉的青山秀水邊。這是蘇軾視死如歸的坦蕩的生死觀。“恨無人借買山錢”,進一步寫自己欲回朝不得,欲隱居不能的無奈愁緒。一個“恨”字道出了這種只能退步、安居現狀的隨緣心態。
全詞,運用三個歷史人物來隱喻三個現實人物,再由三個現實人物而聯想到蘇軾自己的政治處境與適應心境,可謂借古喻今的絕妙構想。文字含蓄精練,蘊涵著豐厚的思想情感,是蘇軾感舊詞作中的佳作。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清平樂 其三。。程濱。 唏噓堂上,舉世誰無妄。惟有軍持成寶相,矯若游龍蕩漾。長空夜影青青。平添雪后心情。莫道能醫心病,終朝郁郁為名。
謁顯應觀崔真君。宋代。魏元若。 磁州惠政澤流長,翊運於今有耿光。金甲護遷馳白馬,絳衣誕圣擁紅羊。久勞宵旰籌中土,為祝英靈監下方。唾手幽燕應默相,彎弧萬里射天狼。
題謝孝子。清代。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自廈門泛舟渡臺灣海中見夕陽感賦。。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送惟良上人歸江南。唐代。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苦霧沈山影,陰霾發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