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云。宋代。吳文英。 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一曲”三句,上片述一位女子與郎君分別時的哀傷。“彩云”,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詞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句。這里據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說:“彩云,指小萍,系歌女也。”女主人公說:“自從郎君用凄哀的鸞簫聲吹了一曲離別曲與我告別。在柳絮飄舞的分別處,我對郎君說:‘當你走了之后,我將不再打扮自己,從此鈿釵上會因沾了灰塵而失去光澤;那銅鏡也會因為不去拭拂而逐漸昏暗。’終于郎君離我而去,我久久地凝望著送郎遠去,以致身上飄滿了一身柳絮,將穿著的藍裙蓋得消褪了顏色,也還不忍離開這與郎君的分別處。”
“湖上”三句,下片寫女主人公盼郎忠于愛情,不生異心。此言“彩云”姑娘,去信告誡郎君:“希望郎君在西子湖畔不要沉湎在酒色之中,以致使我這個在‘江頭’天天望郎歸的‘倩娘’因相思而‘離魂’(即逝世),從而折斷了你我倆的相思紅線。”“倩離魂”,用《太平廣記》中“倩女離魂”典故,并與上句“西子”映襯。又說:“隨信我將把思君的胭脂淚封上,希望羈旅在外的郎君見信后能更加鞏固我倆的愛情。”
此詞或是作者追憶杭妾之作。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清代。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開籠看,神差王。紛然佳果還相貺。揩病眼、荔奴黃皺,哀梨碧漲。忽憶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綠嶂。恨此物、無緣分餉。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閨、掩卻垂綃帳。應為我,色惆悵。
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