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散洲渚,曉日明村塢。
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唐代。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曉日明村塢。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昨夜的落云閑散地飄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陽照亮了山村的茅廬。
清清的池塘邊高樹挺立,微風吹落了夜雨帶來的滿樹珍珠。
我的心中正好平靜無事,與美景相對恰如賓客與主人相處。
愚溪北池:在愚溪鈷鉧(mǔ)潭北約六十步。池水清澈,冬夏不涸。池水沿溝流入愚溪。
宿云:昨夜就有的云。
洲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明:照明,形容詞作動詞用。
村塢(wù):村莊,多指山村。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予:我。
偶此:與以上景物相對。
賓:指眼前景。
主:作者自指。
參考資料:
1、王松齡 楊立揚.柳宗元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1-12
2、霍松林,霍有明.《唐詩精品(二)》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3.09:133-134
《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這首五言古詩作于元和五年(810年),也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的第五年。柳宗元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敗,于順宗永貞元年(805)被貶為永州司馬。幾年來,他遭受的打擊接踵而至,“國憂加身愁”使他自覺不自覺地在自己的許多詩文中抒發(fā)胸中憤懣。
這首詩描繪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過對“宿云”、“曉日”、“高樹”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一幅雨霽云銷的明麗圖景。
詩人緊扣題目中的“雨后曉行”先概寫愚池周圍環(huán)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時間推到昨夜,點明夜里一場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幾片殘云,從水中的沙洲上飄散而去。這時,早晨的太陽漸漸升起,燦爛的陽光照耀著遠近村落,使之呈現(xiàn)出一片光明。
起首兩句,從形象地描寫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來點明“雨后曉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縷縷殘云,從洲渚上飄散開去;初升的陽光,照射進了附近村落。這景色,給人一種明快的感覺,使人開朗,舒暢。三、四句進一步寫愚池景物,構思比較奇特,是歷來被傳誦的名句。“高樹臨清池”,不說池旁有高樹,而說高樹下臨愚池,是突出高樹,這與下句“風驚夜來雨”有密切聯(lián)系,因為“風驚夜來雨”是從高樹而來。這“風驚夜來雨”句中的“驚”字,后人贊其用得好,宋人吳可就認為“‘驚’字甚奇”(《藏海詩話》)。夜雨乍晴,沾滿在樹葉上的雨點,經(jīng)風一吹,仿佛因受驚而灑落,奇妙生動,真是把小雨點也寫活了。這里也隱喻詩人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雖然被貶,但仍懷抱著昨日風雨終會逝去,明日驕陽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詩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為景中的人物。佳景當前,正好遇上詩人今天心情舒暢,獨步無倡,景物與我,彼此投合,有如賓主相得。這里用的雖是一般的敘述句,卻是詩人主觀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詩的景物描寫更增加了活力。這兩句中,詩人用一個“適”字,又用一個“偶”字,富有深意。它說明詩人也并非總是那么閑適和舒暢的。
讀這首詩時,就宛如欣賞一幅池旁山村高樹、雨后云散日出的圖畫,畫面開闊,色彩明朗和諧,而且既有靜景,也有動景,充滿著生機和活力。從而讀出詩人心中那份烏云終會散去,光明終將來臨的堅定的信念,詩中所抒發(fā)的情,與詩人所描寫的景和諧而統(tǒng)一,在藝術處理上是成功的。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浩浩歌。明代。周是修。 君莫欺,貧賤兒,陋巷陳平終帝師。君莫誇,富豪子,銅山鄧通終餓死。世間萬事如轉(zhuǎn)燭,明日升沈安可卜。請君聽我浩浩歌,古往今來情奈何。春花片時忽如霰,旱雨一夕翻成河。枯榮否泰更相代,天運循環(huán)理無怪。君看梓澤與梁園,空馀野草荒煙在。荒煙野草昔寥寥,還見樓臺凌碧霄。眼前興廢盡如此,且飲美酒令愁消。
庭院飛花。南北朝。王猷。 庭院春回白晝遲,飛花片片逐游絲。相看莫向風前舞,留得馀香撲酒卮。
丙申自壽。。石任之。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zhuǎn)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上京次貢待制韻(三首)。。涂穎。 蓬萊仙子學長生,群帝朝天絳節(jié)迎。昨日六龍回北極,云裾霞佩集灤京。
金谷懷古。唐代。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次韻云扉講師游南山有懷張外史舊游。明代。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維時莫春初,鳥乳聲喧豗。行循靈石澗,坐覓翻經(jīng)臺。萬竹森玉立,云扉絕纖埃。楊氏椒房親,葬母此山隈。想當全盛日,軒蓋如云來。至今清壑亭,金鋪照莓苔。行觴藉草飲,蔬果雜櫻梅。賴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醉題素壁間,辭翰粲瓊瑰。掩映房山詠,光怪燭九垓。騎鯨上天去,化鶴何年回。二妙不可作,撫卷心孔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