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
高陽臺·殘萼梅酸。宋代。王沂孫。 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
王沂孫這首詞以一個閨怨口吻,表達了一種妻盼夫歸的心情。這首詞和其傳統風格有一些區別,風格較為平緩,和北宋詞風相類。
起句寫江南的春色:“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帶殘萼的青梅含酸;門前溝水澄綠。描寫雨后初晴景色。清明時節,江南風光清麗。孫艤《菩薩蠻》寫梅子初生:“含章(宮殿名)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點著枝酸,吳姬先齒寒。”“池塘雨后添新綠。”蔡伸在這里寫雨后池水新漲景色。詞人有共同的感受。
“獨立雕闌,誰憐枉度華年。”雕闌是樓上木雕闌干,借指登樓。登樓倚闌,春色暄妍。游子未歸,誰與共娛。嘆年華枉度也。“枉度”柳永《定風波》中曾有句“年少光陰虛過”。再看辛棄疾《滿江紅》曰:“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所寫女子春日登樓睹景懷人之情事亦同,卻是所念之人有“一紙寄來書”,又不同于柳詞之“音書無個”。詞中情事相同,思路也頗為一致。但表達方式卻由于詞人作品風格不同和其詞中人物差異而稍有不同。
“明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清明時節已近,料想遠方會飄來他的消息。但哪想卻音跡杳無。這幾句意思層次轉折,構思較為奇特。表達了盼信而又怕無信的繁雜情感。燕子傳書之說,由來已久,江淹《雜體詩·擬李都尉從軍》就寫道“袖中有短書,愿寄雙飛燕”。孫惟信《晝錦堂》詞“燕翎難系斷腸箋”,作反面寫。“吟邊”,意猶“詩名”、“詞中”。陸游《身世》詩:“吟邊時得寄悠悠。”這片主要寫女人在晚春時節,懷念遠方的人。下片筆鋒一轉,表達女子相思之苦,盼望遠方的人歸來之情。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女子一春不事妝飾,無意賞玩,掩戶閑眠。她雙眉不畫,冷落鸞鏡,是“誰適為容”之意。春光獨對,愁悶徒添。無意欣賞“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唐人于鵠《江南曲》曾作“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屢次用金錢占卜行人歸否,都無憑據,因此怪起金錢來。從占卜無憑,講到心理狀態,直抒其恨,其怨。“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表達心意:希望有人代自己向天涯游子帶去書信,盼他趁東風。三月桃花水漲,馬上準備歸舟,返程會快些。表達出迫切愿望,盼對方書信又怕不得其相思一字之意自然映襯。寫詞極為巧妙,處理很得體。
“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讓遠方的人“趁東風”出發,點明上幾句盼歸、促歸意思。并且呼應“誰憐枉度華年”使全篇渾然一體。遠方的人趕緊在春盡之前回來吧,盡管到達時已是柳綿吹盡時候,只要有幾天春天日子,就不會讓這年春天完全在孤獨中溜走。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已亥雜詩 11。清代。龔自珍。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送人還山。元代。善住。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西風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后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訪歐子建澹圃二首 其一。明代。李孫宸。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道上觀別者。宋代。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爾行獨何之,萬里觸炎埃。五嶺表異服,更邈天一涯。毒蜧
屏翁領諸孫小集亦龍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詩次韻。宋代。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