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點帆小。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云縹緲。官柳蕭疏,甚尚掛、微微殘照?景物關情,川途換目,頓來催老。
漸解狂朋歡意少,奈猶被、絲牽情繞。座上琴心,機中錦字,覺最縈懷抱。也知人、懸望久,薔薇謝,歸來一笑。欲夢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曉。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宋代。周邦彥。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點帆小。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云縹緲。官柳蕭疏,甚尚掛、微微殘照?景物關情,川途換目,頓來催老。漸解狂朋歡意少,奈猶被、絲牽情繞。座上琴心,機中錦字,覺最縈懷抱。也知人、懸望久,薔薇謝,歸來一笑。欲夢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曉。
凄清的汀洲上,江波慢慢降落,山村的渡口,已是暮色蒼茫,極目遠望,只見幾點帆影在水波間移動。秋風乍起,落葉紛紛,暮鴉翻飛, 凜冽的疾風吹散了征雁的隊形,天邊單獨漂浮的云片隨風飄揚。為什么楊柳已經枯悴,更有斜陽映照其上,只微微留下一點殘影?眼前景物牽動心懷,水路上入眼景色不斷變換,忽然覺得自己變老了。
漸漸覺得自己和那些狂放的朋友們日益衰頹,絕少歡樂,卻無奈仍被相思之情所纏繞。當年的愛情,別后的情書,這些東西最能縈繞我的心。我知道,我的親人也在長久地思念我,只等明年春天,薔薇花謝的時候,我就回去和她團聚。想在夢中見到我的情人,但還沒有睡著,含霜的夜晚已經過去,天又亮了。
寒汀:秋天清寒冷落的小洲。汀.水中的小塊陸地。
向晚:臨晚,傍晚。
亂葉翻鴉:零亂的落葉迎風飄舞形如翻飛的鴉群。
破雁:吹散大雁的行列。
孤云縹緲:原指單獨漂浮的云片隨風飄揚,這里比喻貧寒或者客居的人。
蕭疏:稀疏,稀少。
甚:詞中用以領句.相當于“正”。
頓來:頓時。
狂朋:狂放不羈的朋友。
懸望:盼望,掛念。
霜空:秋冬的晴空。
參考資料:
1、劉石主編.宋詞鑒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497頁
2、鄧紹基 周秀才 侯光復主編.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大連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第283頁
此詞為作者離開長安歸汴京時所作,與朋友分別,要去見情人,踏上旅途前往目的地,季節是寒秋時節,水行辛苦,乘舟而陸,暫作休息,眼前一片深秋孤寂的景色,結合自己孤獨一人,感覺自己已經逐漸老去,有感而發,寫出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劉石主編.宋詞鑒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497頁
上闋寫景,結拍入情。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點帆小”——詞人目睹之實景。前兩句寫近景,后一句寫遠景。詞人乘船,在一個秋日的黃昏到達荒村野渡。詞人仔細觀察了秋天水落后留下的痕跡,十分細膩。筆法靈動,句式靈活,化靜為動,引人人勝。
“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云縹緲”——寫仰望所見之景。秋風掃落葉,驚動樹上棲鴉滿天亂飛,天空雁陣也被逆風吹散亂成一片。“翻”、“破”煉字,由“亂葉”、“驚風”引出,生動準確。“破”字寫雁陣逆風而飛,驚風吹來,吹散了行列。“亂葉”二句,仰觀所得,作對句狀難寫之景。“亂葉”寫地上,“驚風”寫天空。
“官柳蕭疏,甚尚掛、微微殘照”——繼續寫近景。與上文“亂葉”相補充,更展示出秋景之凄涼。“寫秋景凄涼,如聞商音羽奏”,更著以“官柳蕭疏”、“微微殘照”,與村渡所構成的荒涼、凄清、黯淡的意境,對于羈旅行役之人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秋聲秋色,秋氣肅殺,不道斜陽映柳,卻道柳掛殘陽,又照應“向晚”,想象奇特,出語自然奇異。更增羈旅之愁、遲暮之感。“微微”二字,體物尤工。
“景物關情,川途換目,頓來催老”——總括上闋近景、遠景、天上地下之景,融會成為一個開闔自如、渾厚自然的整體境界。“關情”以后人情,透出心事;“川途”即水路。讓人觸景生情,“頓來催老”。正因為如此,一片蕭瑟景物使詞人忽然覺得變老了,油然而生遲暮之感。“頓來催老”直說破,暗含“關情”一語,激發詞人歲月易逝、人生易老之感慨。
下闋寫情,懷人。
“漸解狂朋歡意少。奈猶被、思牽情繞”——由上闋的寫景轉入懷人之抒情。“狂朋”者,狂放不羈之朋友也。“漸解”接“頓來”似一轉折,乃“催老”二字之神髓,緊承前結。明寫“狂朋”,實寫自己,強化了主觀感情色彩。“奈猶被、思牽情繞”交代了“歡意少”的原因。那么“思牽情繞”的是什么人呢?又一轉折。
“座上琴心,機中錦字,覺最縈懷抱”——“座上琴心”用典。指戀人所寄來之書信,“琴心”、“錦字”為“思牽情繞”之由。懷念伊人,盼望書信,最縈繞著詞人之心,完全是從詞人自己這方面來寫的。同時也說明只有寄來的音書才是詞人最為珍貴的!
“也知人、懸望久,薔薇謝、歸來一笑”——前六個字代所思者設想。詞人筆鋒陡轉,從對方著想來寫。宕開一筆,轉出新意。詞人想象女子也在想念自己,“薔薇謝”七字表達明年暮春薔薇花謝時,就可以相逢一笑了。“也知人、懸望久”代所思之人設想。“薔薇謝時”已望歸來,“自春徂秋,足見其‘久”’,并且為“霜空”蓄勢。
“欲夢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曉”——由于切盼重逢并預約來期,于是詞人首先心馳神往。詞中借指與女子夢中相會。然而卻欲夢未成,正是此詞妙處之所在。“霜空”點明時間季節,回應上闋大寫秋景。
這首詞抒離情或明寫或暗轉,敘相思或眼前或夢幻,從多方面、多角度著筆;或鋪敘,或勾勒,一氣呵成、一脈流轉,如清·陳世煜《云韶集》所說:“寫秋景凄涼,如聞商音羽奏。語極悲惋。一波三折,曲盡其妙,美成詞大半皆以紆徐曲折制勝,妙于紆徐曲折中有筆力,有品骨,故能獨步千古。”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李廷臣通判蔡州。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細藉車輪穩,薰牽野蔓柔。王孫歸不久,冉冉莫經秋。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楊村聞兄潮陽之命別去賦此送之。明代。游樸。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代玉娥答 其一。明代。葉春及。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臺。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鳧海上來。
挽姚循州。宋代。劉克莊。 太息龍川守,專城美績傳。方聞歌叔度,俄有謗文淵。舊府黃茅外,新丘紫帽邊。二姚俱已矣,懷昔一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