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早上五盤嶺。唐代。岑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棧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清晨我驅趕著四匹馬拉的高車,空曠綿延的五盤嶺盡收眼底。
江流曲折回轉,兩岸石崖對峙;太陽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曙光中煙靄籠罩著蒼翠的山色,入云的樹木幽暗陰沉充滿寒氣。
稀疏的松柏間露出孤零零的驛站,湍急的河道隱藏在繁密的花叢里。
雨后溪水潺潺棧道濕滑難行,農田里的荒草干枯沒有綠意。
我一點也不覺得蜀道難行,因為此次遠行是為了知己。
攢:積聚。
回灘:曲折流急的河道。
谿:同“溪”。
畬田: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耕種的田地。
大歷元年(766年),杜鴻漸以宰相、劍南西川節度使兼副元帥之職入蜀平亂,并薦表岑參為其職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其幕府。這首詩即寫于大歷元年二月,作者入蜀途中,是為記錄在五盤嶺的所見所感。
參考資料:
1、(唐)岑參著.岑參集:三晉出版社,2008.10:106
詩人入蜀作杜鴻漸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濟國心愿,詩人心緒也較為明快開朗。全詩以開合變幻筆法寫遠景布近景,著力于染,歸結于點,皴染調勻其色澤,勾勒妙畫其形神,風煙美景,琳瑯滿目,盡人于畫面,而又疏密有致,層層有序,詩人從容悠然的心緒也豁落落地畢現。詩句組對精嚴,語言華美而不繁縟,是岑參融六朝豐美華艷的藝術風格與唐之清新俊逸于一體的佳作。
詩末說“此行為知己,不覺行路難”,前文也只是比較有節制地描寫蜀道之難。杜鴻漸也是一位作家,岑參的新詩肯定是要給他看的,這就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抒寫,也就不可能十分精彩了。
先前杜甫入蜀時也經過此地,有《五盤》詩云:“五盤雖云險,山色佳有馀。仰凌棧道細,俯映江木疏。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好鳥不妄飛,野人半巢居。喜見淳樸俗,坦然心神舒。東郊尚格斗,巨猾何時除?故鄉有弟妹,流落隨丘墟。成都萬事好,豈若歸吾廬!”《杜詩詳注》卷九:“棧道盤曲有五重”,仇注云:“棧在上,江在下,嶺在中間,故云仰凌俯映”。杜詩及其注釋可以與岑詩互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題古中盤五松圖。清代。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此圖何處得畫本,傳自古云盤谷之中峰。侍從宸游多燕暇,相對勝友此扶筇。濡毫拂素標異狀,貌得盤山古干真形容。最憐后彫質,沐日浴月幾春冬。太平之世豈獨民仁壽,草木亦含雨露濃。君不見,泰山上有五大夫,風煙剝落摧秦封。如此蒼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鐘。松兮松兮,安得布襪青鞋盤桓于爾側,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蹤。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唐代。張柬之。 柳臺臨新堰,樓堞相重復。窈窕鳳皇姝,傾城復傾國。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俯視蹴飛鳥,仰望捫蒼天。谷崖莽無路,下馬相攀緣。崎嶇幾回轉,猶在數里間。旌旗蔽云日,劍戟森林巒。憩陰摘山果,?壑漱清泉。試看荷戈士,飛走輕飆旋。邊關雖迢遞,大道亦便便。既違澹臺志,驅馳固宜然。悠悠日將夕,始及見平川。未知足力倦,飛騎得前奔。疾風覺后隨,倏忽達軍門。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歡。愿言勵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師奏凱,辛苦馬足論。
挽徐吏部二首。宋代。劉克莊。 仰鑽無篚實,平進少梯媒。一鶴竟歸去,萬牛難挽回。空馳驛使召,不見省郎來。欲掛原頭劍,徐君安在哉。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送繆公子公儼之江浦兼簡孫大淵如三首 其三。清代。洪亮吉。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身名莫笑中條叟,鄉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