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到樊川訪舊游,夕陽衰草杜陵秋。
應劉去后苔生閣,稽阮歸來雪滿頭。
能說亂離惟有燕,解偷閑暇不如鷗。
千桑萬海無人見,橫笛一聲空淚流。
過樊川舊居。唐代。韋莊。 卻到樊川訪舊游,夕陽衰草杜陵秋。應劉去后苔生閣,稽阮歸來雪滿頭。能說亂離惟有燕,解偷閑暇不如鷗。千桑萬海無人見,橫笛一聲空淚流。
到樊川故地重游,秋日的夕陽照射在杜陵衰敗的荒草上。
應埸、劉楨逝去后閣樓生了苔蘚,嵇康、阮籍回來后已是白發蒼蒼。
誰能說亂離之苦只有燕子,人生到處奔波不如鷗鳥懂得偷閑過生活。
桑田滄海的變遷沒人看見,橫拿著笛子流淚也于事無補。
樊川:地名,在陜西長安縣南。今西安市長安少陵原與神禾原之間的一片平川。漢高祖劉邦建都長安后,將此地封給大將樊噲,作為食邑,由此得名。
華州:據《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二云:“華州,禹貢雍州之域,周為畿內之國,鄭桓公始封之邑。其地一名咸林。春秋時為秦,晉界邑。長城在卅I東七十二里。或說秦、晉分境祠華岳,故筑此城。戰國時屬秦,魏。”華州在今日的陜西渭南、華縣、華陰、潼關一帶。樊川和華州均為入蜀的必經之地。
舊游:昔日游覽的地方。
杜陵:在長安東南。
應劉:漢末建安文人應玚、劉楨的并稱。兩人均為曹丕、曹植所禮遇。后亦用以泛稱賓客才人。
稽阮:魏晉間著名文學家嵇康、阮籍的并稱。兩人均屬竹林七賢。稽,當作“嵇”。
亂離:亂離之苦。惟有,只有。
解:懂,能。
千桑萬海:猶滄海桑田。
空淚流:因感于人事變化無常而生悲。空,徒然。流淚于事無補所以說“空淚流力。
參考資料:
1、李 誼.韋莊集校注.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619-621
2、齊 濤.韋莊詩詞箋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673-674
3、毋永利.古詩觀止.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298
根據《過樊川舊居》題下自注“時在華州駕前奉使入蜀作”,可知此詩是韋莊奉使入蜀時的作品,時在乾寧四年(897年)。夏承燾在其《韋莊年譜》中認為《過樊川舊居》一詩作于乾寧四年丁巳。
參考資料:
1、毋永利.古詩觀止.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298
2、曹仲芯寧.韋莊入蜀及其蜀中詩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 , 2009.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落梅將殘有作。。范景文。 花事亦何與人事,不禁開落自關情。雪中欲盡寒梅影,留取殘枝待月明。
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宋代。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華亭道中。宋代。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新秋雨霽宿王處士東郊。唐代。馬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云月深。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
紀懷并引 其四。明代。溫純。 西征將之濟,延頸問闕里。泰山高萬仞,龜蒙亦難儗。有阜迂以曲,沂濟文相似。卦列少昊陵,鐘靈自此始。禱尼應如響,頂圬生夫子。匹夫祖堯舜,千載崇廟祀。荊棘故不生,異木森且美。當時手植檜,榮枯關泰否。呵護煩神明,感通有至理。低佪瞻拜馀,一貫如面擬。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 其七。清代。陳虔安。 德讓珠巖合我收,誰知倭寇復棲留。申言割地窺齊魯,無計籌邊想富歐。熱血諸生甘廢學,驚心列碎誓同仇。誰知大帥臨城下,忍割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