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
陌上挾丸公子笑,閨中調醯麗人嬉。今宵歡宴勝平時。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清代。王國維。 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陌上挾丸公子笑,閨中調醯麗人嬉。今宵歡宴勝平時。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掉隊的孤雁正迎風飛翔。已經沒有適合休息的棲息地了。
田野中的射手看著被獵殺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著烹調。看來今天的晚飯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②天末:天邊。同云:雪云。黯四垂:雪云向四面布散。
③失行:離群。
④寥落:冷靜。爾:指雁。安歸:歸向何處。
⑤陌上:路上。金丸指彈丸。落羽:受傷墜地的鳥。
⑥閨中:內室。素手:女子潔白的手。調醯(xī):調和作料,醯指醋。
⑦宵:作“朝”。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102-107
2、王傳臚.王國維與人間詞[J].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02:102(4)
此詞寫于1905年秋,海寧。當時整個社會處于變革之中,而王國維依然對舊社會的清王朝抱有幻想,感覺到自己被當時的社會所孤立了。
參考資料:
1、王傳臚.王國維與人間詞[J].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02:102(4).
國維寫詞刻意求新,這首詞可以說是一篇代表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詞中寫出了詩的格調和意境,二是在詠雁的舊題材中寫出了前人沒有寫過的新內容。
古代的詠雁詞,像張炎的《解連環》、元好問的《摸魚兒》,也借對孤雁的傷感暗寓亡國之痛,但他們抒發主要是個人的悲哀,或者說至多是由個人遭遇引起的對國家的悲哀,而王國維這首詞不同,它是一種沉甸甸的社會歷史感,有一種生存競爭帶來的血腥氣味。可以說是一種洞察人類社會的眼光及由此而生的惻隱之心。這種哲人式的悲哀是王國維詩詞中所特有的,在這首詞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天末同云黯四垂”預示首大雪將臨的同時云彩已經在天邊密布,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是環境渲染,給人一種災難將臨的暗示。“失行孤雁逆風飛”又在說一個生靈不屈不顧風雪將至的危險仍獨自在空中飛翔。僅此兩句,已不同于前人常寫的那些傳書的雁或驚弦的雁。作為喻體的雁,逆風而飛目的是要尋找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躲避即將到來的風雪。然而“江湖寥落爾安歸”又在說嚴寒的冬天,江湖中已經沒有適合雁子棲息的蘆塘。
接著王國維在下半闋一轉,沒有接著寫那些沉甸甸的東西,而是忽然變換了觀察角度。“陌上金丸看落羽,閨中素手試調醯”一改上半闋的緊張、寒冷的氣氛而變為輕松、溫馨。這兩句是對仗,上一句寫射雁者的技藝和風采,下一句寫殷勤體貼的妻子。當我們想到這血淋淋的“落羽”和“歡宴”中的佳肴正是那倔強的孤雁時,所有的輕松和溫馨就全變成了沉重和寒冷了。但作者還嫌不夠,又加了一句“今宵歡宴勝平時”。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送彭待制知瀛州。宋代。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題時遁澤畫卷十首 其九。。王柏。 精藍夾江干,鐘鼓時相應。兩山遮不斷,樓閣若爭勝。
滿江紅 口貞居開得月軒。明代。俞和。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竹里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溝水漲,云充斥。環堵隘,花狼籍。似石魚湖小,酒船寬窄。庭下已生書帶草,傍人錯認揚雄宅。問青天、明月落誰家,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