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浮生困,誅求異俗貧。
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
步壑風吹面,看松露滴身。
遠山回白首,戰地有黃塵。
東屯北崦。唐代。杜甫。 盜賊浮生困,誅求異俗貧。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步壑風吹面,看松露滴身。遠山回白首,戰地有黃塵。
因盜賊作亂致使民生困頓,因官府盤剝致使百姓墜入貧窮。
空蕩蕩的村子里只能看見飛鳥,慘淡的落日下空無一人。
走在山谷中凄涼的風撲面而來,注目松林時冷露滴濕了衣襟。
從這遙遠的北山回頭遙望,依稀可見彌漫戰地的滾滾黃塵。
北崦(yān):是指東屯北面的山。
盜賊:措一切叛唐作亂的人,如擁兵叛亂的安祿山、史思明,以及四川的崔旰,侵擾內地的吐蕃。
浮生:言人生世間一切無定,如浮在水上一樣,這里指長期漂泊的作者自己。
誅求:指官府盤剝。
異俗:風俗特殊,指當地百姓。夔州百姓有些特別的風俗習慣,作者感受較突出,所以詩中屢用“異俗”、“殊俗”字樣。
步壑:在山谷中行走。
遠山:指極遠的地方。
參考資料:
1、山東大學中文系 古典文學教研室選注.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08月北京第1版:第315頁—第316頁
2、韓成武、張志民.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1090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遷居這里。他把東屯看作桃花源式的避亂之地了。可是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決不會滿足于一己的溫飽,而是時刻想到多災難的人民。當詩人在東屯北崦看到空無一人的荒村時,他遏制不住自己的憤怒,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陶道恕主編.《杜甫詩歌賞析集》:巴蜀書社,1993.10:第517頁—第519頁
首聯,詩人就痛斥這幫“盜賊”,竟把可憐的百姓弄得如此貧困。他們一味“誅求”,使這小小的山村空無一人。“盜賊”一詞,在杜集中出現近百處,一般都指安史叛軍,寇掠中原的外族將士,各地貪官污吏等。這里顯然是指蜀中貪官惡吏。正是這批家伙,比形形色色的老虎更兇狠,逼得百姓逃亡。“浮生”,指多災多難的百姓,他們到處逃亡,就像那些飄浮水面,不能扎根的浮萍。“浮生”本《莊子》里的詞,意思是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說人之生世日“浮生”。杜甫借指被搜刮得一無所有,到處逃亡的百姓,很形象。“誅求”指盜賊們對百姓的殘酷搜掠。“異俗”,指東屯山民們的特殊生活習俗。由于太窮,他們的貧困生活方式,杜甫從未見過。
頷聯、頸聯描寫北崦荒涼景色:夕陽照著“空”蕩蕩的“村”舍,“唯見鳥”飛,“未逢人”影。詩人信步走來,觀察了很久。北崦一帶,確實是個無人村。江峽潮濕多露,野風迎面吹露水滴在身上,使詩人思索得很深很遠。
末聯,杜甫浮想聯翩:遠山回首,遙望“戰地”,惟見黃塵滾滾。詩人從東屯北崦看到了普天下受戰伐之苦的百姓,他們都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
這首五律構思頗奇,首聯直抒胸臆,痛責盜賊的誅求,中間四句寫景,末句在詩意上是承接首聯,卻與上四句自然銜接。轉折翻騰,極具藝術和魅力。
這首五律詩格也特殊。全詩八句,每聯皆對,卻使人不覺。“盜賊”與“誅求”對,。“浮生”與異俗”對,“困”與“貧”對,仿佛形成兩種對抗力量,使人觸目驚心。中間二聯把空樹無人景狀,寫得真實極了。末聯遠山回首,戰地黃塵,亦對得工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過南劍州芋陽舖見桃花。宋代。蔡襄。 七年相別復相逢,墻外千枝依舊紅。只有蒼顏日憔悴,奈緣多感泣春風。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抱膝吟。。于石。 治亂古來有,英雄今豈無。人情云聚散,世態草榮枯。事定見天理,時艱識丈夫。山川渺何許,煙雨暗平蕪。
贈得一禪師。宋代。敖陶孫。 舊時典正父,今日一浮屠。四海誰知己,三更忽撚須。空山吼獅子,暗壁縛於菟。何日當吾眼,藜休淡爾臞。
寓滇陽寄京中友人。。郭登。 霜重梧桐葉漸飛,淺黃欺綠上荷衣。鱸肥江上秋將晚,酒熟山中客未歸。鄉夢夜長雞唱早,故人書遠雁來稀。黃花兩負東籬約,空對西風賦《式微》。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清代。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開籠看,神差王。紛然佳果還相貺。揩病眼、荔奴黃皺,哀梨碧漲。忽憶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綠嶂。恨此物、無緣分餉。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閨、掩卻垂綃帳。應為我,色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