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朗讀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眼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云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譯文

    黃昏時分,雨下得紛紛綿綿,夜里無風一片寂靜,天氣更加寒冷。

    只覺得被褥沒有絲毫暖意,就像水潑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經堆上雪了。

    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為是曙色從簾幕透過來,誤以為天將五更,其實是屋檐上的冰溜子。

    早晨起來掃除積雪登上北臺,只見一片茫茫,只有馬耳山露出了雙峰尖。

    雪后初晴,城頭烏鴉開始上下翻飛,路上融化的積雪車輛輾來壓去,變成了稀泥粘糊在車上。

    在陽光照耀下,房屋似玉樓,大地如銀海,人們被凍得皮膚起粟,雪光使人目眩眼花。

    大雪滅蝗蟲,覆蓋麥子,來年百姓麥子該會長得很茂盛。

    本應歌頌瑞雪,但我已老病,詩力減退,只能空憶劉叉吟誦他的《冰柱》了。

    注釋

    北臺:超然臺,在山東諸城縣北城上。

    堆鹽:謝安侄兒詠雪,有“撒鹽空中差可擬”句。

    幌:簾幕。

    馬耳: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

    劉叉: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籍貫等均不詳。活動在元和年代。韓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賦《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仝、孟郊二人之上。

    參考資料:

    1、作品白話譯文部分內容由朝陽山人根據相關資料編寫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創作背景

      北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縣)的北面。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作者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節,這兩首詩即作于此時。

    參考資料:

    1、沈時蓉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75-376

      第一首寫從黃昏到第二天天亮,徹夜雪飄的情景。黃昏時節,淫雨綿綿,入夜后不知不覺轉而為雪。作者只覺被褥無一絲暖意,有如水潑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積成堆了。“堆鹽”,即堆雪。用鹽喻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后世詩人都喜歡效用,如白居易《對火玩雪詩》:“盈尺白鹽寒。”作者“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一聯,亦世稱詠雪名句,但歷來有歧解。費袞《梁溪漫志》卷七“東坡雪詩”條以為,“此所謂‘五更’者,甲夜至戊夜爾。自昏達旦皆若曉色。”據此解,則“五更”應總指分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鹽”,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誤以為天將破曉。直到天色放明,借著雪光,看見了垂掛在房檐下的冰溜子,這才省悟,原來是雨轉為雪,所以有這“半夜寒聲”。上句寫地面上積雪的反光,下句寫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緊扣“雪后”的標題,且又與末二句意思連貫。“掃北臺”、“看馬耳”,是天明以后所為。馬耳,山名,在北臺的南面,“上有二石并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水經·濰水注》)作者掃除積雪,登上北臺,觀賞雪景,只見一片銀白世界,唯有馬耳山尖尖的雙峰高峭兀立,沒有為雪所封。原本應首先被雪覆蓋的高山頂卻“未隨埋沒”,可見這雙峰如馬耳一般陡直,連雪花也無法駐留其上了。

      第二首繼寫在北臺觀雪景的所見所感。太陽已升起,雖然前一晚下了一場大雪,但第二天卻是冬季里難得的一個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群烏鴉開始活躍起來,繞著城墻,上下翻飛;低頭瞧,小路上漸漸融化的積雪被來往的車輛輾來壓去,變成了稀泥,粘糊在車上;放眼望,在陽光照耀下,積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樓,地如銀海,凍得人皮膚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實景。作者另有《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說:“玉樓已崢嶸。”《雪中過淮謁客》說:“萬頃穿銀海。”其“玉樓”、“銀海”皆系實寫。有人以為這里是用道家語“玉樓為肩,銀海為目”,實則鑿之過深。頸聯則表現了作者對農家生計的關切之情。大雪滅蝗,麥子得雪覆蓋則來年會長得茂盛,眼前這場大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在觀賞雪景時,詩人沒有忘記這一點。詩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對來年豐收的希冀和祝愿,把這場瑞雪所引發的種種感受一一用詩表達出來,但他既老且病,詩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嘆,以吟誦唐代元和年間(806—820)詩人劉叉的《冰柱》詩來自慰了。此時詩人雖年僅三十九,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嘆老亦為常事,讀者不必坐得太實。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朗讀
    ()

    猜你喜歡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復壁,帝不能救憂及躬。

    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

    ()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

    九萬里鵬重出海,一千年鶴再歸巢。

    ()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久久无码av三级|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AA级片免费看视频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成人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