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苔蒼,題痕舊。
疏花照水,老葉沉溝。
蜂黃點(diǎn)繡屏,蝶粉沾羅袖。
困倚東風(fēng)垂楊瘦,翠眉攢似帶春愁。
尋村問酒,無人倚樓,有樹維舟。
普天樂·湖上廢圃。元代。張可久。 古苔蒼,題痕舊。疏花照水,老葉沉溝。蜂黃點(diǎn)繡屏,蝶粉沾羅袖。困倚東風(fēng)垂楊瘦,翠眉攢似帶春愁。尋村問酒,無人倚樓,有樹維舟。
多年的苔蘚已顯得黝黑,往日題詩的痕跡還能辨別。
近岸有稀疏的野花臨水,溝底沉鋪著枯黃的樹葉。
繡屏上殘留著蜜蜂分泌的黃色液印,蝴蝶飛過,在屏畫仕女的衣袖上沾上了粉屑。
垂楊伶仃,懶洋洋地隨著東風(fēng)傾側(cè),翠葉像愁眉攢聚,帶著春恨千疊。
我尋找村莊買酒,無人在樓上倚立,只有空蕩蕩的小船在樹樁上系結(jié)。
蜂黃:蜜蜂分泌的黃色汁液。
維:系結(jié)。
小令在“廢圃”的“廢”字上做足文章。要表現(xiàn)出廢園的光景,當(dāng)然得讓事實(shí)來說話。于是作者以八句的大篇幅,來列舉出種種例子。這些例示并無一定的排列規(guī)則,隱示了“觸目皆是”、“信手拈出”的含義。而在具體的表現(xiàn)方式上,又時(shí)出變化,避免了獺祭的單調(diào)。
起首兩句,以斷語的形式出現(xiàn)。一是地上的苔蘚,厚厚地鋪了一層,顏色已現(xiàn)蒼黑;一是壁上的題詩,墨跡隱約可辨,顯示了陳年的特征。苔上著一“古”字,而題作則重于其“痕”,一蒼一舊,呈現(xiàn)著荒涼殘敗的氣象。前者反映自然,后者關(guān)合人事,這一起筆就定下了全曲的基調(diào)。
三、四兩句是另一種寫法,出現(xiàn)了動作的形象。花卉無人照料,自開自謝,所余者稀,故曰“疏花”;落葉本已枯凋,飄墜日久,用上一個(gè)“老”字,妥帖傳神,幾無他字可易。“照水”、“沉溝”雖含有動詞,到頭來卻歸于靜止。這又在荒敗的景象上增添了幾分沉寂。
“蜂黃”兩句是互文見義,作者有意運(yùn)用“蜂黃”和“蝶粉”的近義詞,也可說是一句分作兩句表達(dá)。“羅袖”在詩歌中多屬女性的服飾,在該曲中顯然是指繡屏上殘存的仕女圖像。“繡屏”是室內(nèi)的布置,而蜂蝶竟紛紛登堂入室,“廢圃”的殘破不堪,就更不在話下了。
七、八兩句為垂楊寫照,則用了擬人化的移情手法。前述種種都是作者的觀察,雖是著意細(xì)繪,卻未有直接表達(dá)情感的機(jī)會。而此兩句則表現(xiàn)了強(qiáng)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推近了作者的主體。這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謂的“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就為下文詩人的直接出場安排了過渡。
結(jié)尾作者出了場,卻已是在離開廢圃之后。他甚而沒有就此行發(fā)表進(jìn)一步的感想,因?yàn)榱惺镜木跋蟊旧硪呀?jīng)說明了一切。他只是以“尋村問酒”的舉動來坐實(shí)自己的感傷,而“湖上”竟也是一片無人的死寂。這一結(jié)筆更加重了廢圃的悲劇氣氛。值得一提的是,詩人在作品中有意識地選擇了足與廢圃前身引起聯(lián)想的景物,如花葉蜂蝶、繡屏題痕、東風(fēng)垂楊等。作者雖未言明它們變化衰殘的成因,但作品感慨盛衰無常的主題,卻在字里行間中表現(xiàn)了出來。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天將雨,山出云,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云吐近山出,遠(yuǎn)岫婪酣吞欲入。
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后高低殊戢戢。想當(dāng)畫史欲畫時(shí),磅礴含章幾回立。
云山圖二首 其二。明代。王鏊。 天將雨,山出云,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云吐近山出,遠(yuǎn)岫婪酣吞欲入。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后高低殊戢戢。想當(dāng)畫史欲畫時(shí),磅礴含章幾回立。忽然紙上玄云翻,雨腳旋來風(fēng)勢急。至今蔚薈吹不散,白晝高堂空翠濕。雷聲虺虺天冥冥,山前不見行人行。鷓鴣啼斷山雨歇,石橋小瀨湔湔鳴。叢林屋角參差倚,落紅滿庭人未起。憑誰說與顧虎頭,寫置幼輿巖石里。
望云思親圖。唐代。王翰。 白云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云氣有時(shí)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高林度過含疏雨,遠(yuǎn)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展旗峰。明代。王世貞。 獵獵峰旗空際磨,千山草木見還無。天策府中玄甲隊(duì),淮南節(jié)下黑云都。
復(fù)愁十二首 其三。唐代。杜甫。 萬國尚防寇,故園今若何。昔歸相識少,早已戰(zhàn)場多。
集定庵四絕句贈拓之 其二。。黃松鶴。 三生花草夢蘇州,忍說挑燈為應(yīng)酬。避席畏聞文字獄,人間無地署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