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
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朱顏。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宋代。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朱顏。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殘時候,只見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離人的悲淚一樣縱橫。在悠揚的玉笙聲里,孤鸞空自哀怨;羅幕中余香馥郁,去燕還沒有歸來。
詞人在簾下百無聊賴地吹笙,想念著遠別的情人,心中充滿了哀怨。既然已經知道歡聚易散,不如暫且在悠閑中度日吧,莫讓離愁別恨損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顏。可是,春寒料峭,長夜漫漫,西樓悵臥,誰共晨夕?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殘:將盡。
淚闌干:眼淚縱橫滴落的樣子。
玉笙:笙的美稱。鸞,傳說中的鳳凰一類的鳥,在此指離鸞,孤鸞。古樂曲中有《孤鸞》曲,其曲哀怨,故說“鸞空怨”。
鴛鴦錦:指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象征著男女的和合。
西樓:是詞人青年時歡會之地。
參考資料:
1、(唐)溫庭筠等著,王建新整理.婉約詞·豪放詞:萬卷出版公司,2009.09:第118頁
2、鄭竹青 周雙利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通典 (中冊):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2160頁
北宋自神宗以后.無日不在內憂外患交侵之中。作者濟世無路,救國無門,空懷一腔報國之志,徒增滿心傷感之情。晏幾道暮年遭遇,大似李后主亡國前的狀況。于是詞人便創作出了《小山詞·鷓鴣天》,詞作情調低徊,纏綿悱惻,沉郁悲涼。
參考資料:
1、王志偉主編.文學基礎理論與作品賞析:遼寧大學出版社,2008.10:第56頁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這一句流露出來的感傷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詞人開篇寫自己酒醉醒來,忽然發現春色已接近尾聲了,海棠和梨花上面還殘留著點點雨滴,好似眼淚一樣。作者通過“一醉”引出醒來后所見,本來毫不相關的“酒醉”和“春殘”被作者巧妙地聯系起來,令人感覺他醉了很久,連節氣的變化都已經忘記。作者在“春殘”二字中間加了個“又”字,說明人對時光的荏苒毫無察覺。如晏幾道詞集自序中所寫的那樣:“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前一句寫酒醒之后,滿目盡是悲涼,僅僅剩下了春殘的蕭條。作者因自己酒醉而荒廢了美好的春景感到自責。后一句以“海棠梨花”表春殘,更有意境。古人將美人流淚喻為梨花帶雨,作者運用此意,表達出內心的無限哀愁。
“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在玉笙的曲子中,孤單的鸞鳥徒然哀怨,房中的帷幕依舊,卻看不見那歸巢的燕雀。“鸞鳥”也叫孤鸞,是指失去配偶的鸞鳥,這里也是作者的自喻。“燕未還”是指離別的戀人還未歸還,作者通過這兩句表達了深深的孤寂與凄情。
“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紅顏。”這三句從表面上看是作者對人生的看破:明明知道離別容易相聚難,那就暫且放松思緒給自己以空間,莫要讓那分別的苦痛糾纏自己的心緒。但緊接著通過結尾兩句就能發現,作者自己也知道這是在自欺欺人,內心真正的感情是無法掩蓋的。
“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這句中“鴛鴦錦”是指夫妻共用的被子,這里代指男女之間的愛情。“西樓”是指男女共同歡愉的居所。通過想象“鴛鴦錦”和“西樓”所代表的美好時光,表達了作者無限的期待和思念:他依舊懷念當初共同度過的美好日子,期待有人能陪自己度過漫漫長夜。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題桃源手卷。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
李夫人歌。明代。王世貞。 人耶仙耶,宛然而來者,疇為汝之權耶。仙耶人耶,翩然而去者,疇為汝之身耶。
大風上陶然亭和壁間韻四章 其一。清代。吳曾徯。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蓬。
又答氈帳。宋代。蘇軾。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莫嫌雪里閑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
送鄭叔車還鄉。明代。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昔年仕朝簪,濟濟儀鹓鸞。有子長階庭,娟娟秀芝蘭。兵壓隔溫凊,恨不生羽翰。流言日紛起,念之熱肺肝。燕山尚冰霰,汴水猶波瀾。既憂滫瀡闕,復恐衣裳單。未知親定所,豈悼行路難。愿學朱壽昌,歷訪遍川蠻。望云朝屢悵,見月宵永嘆。睽違十五載,夢寐何時安。一旦遇中途,兩恨共相看。阿兒悲且喜,揾淚不能乾。阿父病隨愈,傾倒為汝歡。細詢盡故舊,相語夜向闌。幾人亂離后,骨肉能爾完。況乃四十指,舉族無一殘。會當返故里,高堂舞斑斕。因事尚留滯,遣子先往觀。急歸報尊長,庶使眾心寬。忝予同鄉邑,羨伊子職殫。移忠諒由孝,踵美登王官。荊花既燁燁,桂樹亦團團。好將丹一寸,書入青瑯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