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朗讀

    天欲雪,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

    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日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云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

    天寒路遠愁仆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見野鶻盤浮圖。

    茲游淡薄歡有余,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

    譯文

    天空將降瑞雪,湖面上陰云密布;層疊的樓臺與青山,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見水底的石塊,游魚來往,歷歷可數;幽深的樹林沒個人跡,只聽到鳥兒喧鬧相呼。

    今天是臘日,我不在家陪著妻子兒女,說是去尋訪僧人,其實也為的是自樂自娛。

    僧人的禪房坐落何處?喏,就在那寶云山前,小道狹窄,彎彎曲曲。

    孤山獨自聳立,有誰肯在這里結廬?只有僧人,道行深厚,與山相傍護。

    到了,那紙窗,那竹屋,幽深而又暖和,惠勤與惠思,裹著僧衣,正在蒲團上打坐。

    天寒路遠,仆夫催著回家,告別時,還未到黃昏日暮。

    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樹木都籠罩著煙云,一片模糊;有一只野鶻,在佛塔上空盤旋回互。

    這次出游雖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著快樂?;氐郊抑?,神思恍惚,真像是剛從夢中醒來,那山中狀況還歷歷在目。

    我急忙提筆寫下了這首詩歌,恐怕稍有延遲,那清麗的景色便從腦海中消失,再也難以描摹。

    注釋

    ⑴臘日: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十二月一日,有的說是十二月八日。孤山:在杭州西湖。惠勤、惠思:均為余杭人,善詩。

    ⑵明滅:依稀模糊,似有若無。忽隱忽現。形容樓臺山巒。

    ⑶鳥相呼:一作“鳥自呼”,言鳥相和而鳴,如自呼名字。

    ⑷名:名義上。道人:有道之人,此指和尚。

    ⑸寶云山:在西湖北面,有寶云寺。

    ⑹團蒲(pú):即蒲團,和尚坐禪的用具。

    ⑺晡(bū):申時,黃昏之前。

    ⑻云木合,云和樹迷蒙成為一片。

    ⑼野鶻:屬鷙鳥類,飛翔迅疾。浮圖:佛塔。

    ⑽怳(huǎng),恍惚。遽遽(jù):驚動貌。

    ⑾亡逋(bū):逃亡者。

    參考資料:

    1、陳邇冬.蘇東坡詩詞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5-16

    2、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89-90

    3、王水照 王宜璦.蘇軾詩詞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1-22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創作背景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同年十二月,蘇軾游孤山訪惠勤惠思后作此詩。

    參考資料:

    1、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89-90

      這首詩分入山和出山兩個片斷來寫,而以訪惠勤、惠思貫穿連綴。

      首起點出時間地點。二僧結廬孤山,孤山在西湖邊,所以詩從西湖展開,說自己在一個昏沉欲雪的日子出行,見到西湖上空滿積著陰云,低低地壓著湖面,西湖邊上的樓臺與重重疊疊的青山,籠罩在煙霧之中,若有若無。這樣,抓住氣候特點,略加點染,展現了一幅光線黯淡的水墨圖,朦朦朧朧。接著,詩人眼光從遠處拉回,寫近處山中,水流清淺,人跡不到,只有鳥兒啁哳宛囀。雖是近景,因為極靜,又顯出了山的幽深。同時水清、無人,又與節令、氣候相關。

      以下詩入題,寫訪僧。先寫未見僧人所居時,說明自己臘日不和妻子兒女團聚,特地入山訪僧,是為了陶冶性情,自我娛樂。僧人住在山中,山路盤曲紆回,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凹埓啊倍?,寫見到僧人所居后。僧人所居只是紙窗竹屋,僧人則擁褐而坐。輕輕點染,寫出景物的幽曠與僧人淡泊的生活,揭示了僧人高尚的品藻;詩人訪僧的經過,與僧人的交談,就隱藏在會心之處,不寫而寫了出來;同時,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天寒”句起寫回程。天寒路遠,所以天未晚就回家。不說是自己要回去,而說是由于僮仆相催,又點出自己與二僧談得很投機,依依不舍。出山一看,只見云木回合,野鶻盤旋在佛塔之上。云木合,說雪意更濃,垂暮光線更昏暗,樹木隱在迷霧之中;野鶻盤空,又在迷離之中點染一二清晰之景,使畫面饒有深趣。這一景色,與起首四句相呼應而不重復。

      結末四句,寫到家后的感受。“歡有余”應接前“實自娛”而來,說明不虛此行,游之樂及游之情都表達了出來,自己的人生觀及僧人的清凈無為也得到了再次肯定。而火急作詩,更加深了自己的歡快感?!白髟娀鸺弊吠鲥?,清景一失后難摹”,不僅寫了自己的心情,也是蘇軾文學創作觀形象的表達。蘇軾作詩強調敏捷的觀察力及翔實的表達能力,善于捕捉一瞬間的情感與景物,這首詩也正體現出他的創作特色,從各個角度描繪出景與情所具有的獨特的詩情畫意。

      此詩的用韻也顯示了蘇軾詩嫻熟的技巧。詩除了少數幾句隔句用韻外,通首一韻到底,音節暢美自然。清紀昀批說:“忽疊韻,忽隔句韻,音節之妙,動合天然,不容湊拍,其源出于古樂府。”其中“孥”、“遽”等字都是險韻,尤為難得。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朗讀
    ()

    猜你喜歡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

    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顏開。

    ()

    瓦爐柏子裊殘煙,午夢醒時一暢然。不悟功名負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

    ()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久久w5ww成w人免费|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很黄很污的网站久久mimi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91|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呢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伊人久久成人成综合网222|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a级成人毛片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久久午夜电影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久久久久国产| 国色天香久久久久久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