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題長安壁主人。唐代。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么,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
世人:指世俗之人。
縱令:縱然,即使。
然諾:許諾。然:答應,信守。
悠悠:平淡隔膜、庸俗不堪的樣子。
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詩題中的長安壁主人,是典型的市儈人物。作為大唐帝國京都的長安,是中外交通的樞紐和對外貿易中心,“絲綢之路”的集散地。《題長安壁主人》即作于中唐以后時期,是張謂在長安的一人家中做客時題于壁上的。
參考資料:
1、盧晉,傅德岷.《教你欣賞唐詩名篇》:黑龍江了些技術出版社,2013.05:第61-62頁
2、傅德岷,盧晉.《唐詩名篇賞析》:巴蜀書社,2012.02:第129頁
3、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唐詩鑒賞辭典珍藏本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626頁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揭露出金錢對人情世態的“污染”。黃金一直是古代社會的硬通貨,而金錢換“友誼”的事情無論古今都不乏其例。早在西晉,魯褒就深刻地指出:“舟車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塵和光。上交下接,名譽益彰。”(《錢神論》)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形象地勾畫出長安壁主人虛情假意的笑臉和冷漠無情的心。“然諾”是信義的標志,金錢是欲望的化身,道德和欲望之間的溝壑永難填平,這是作為社會動物的人本然而終極的頑疾。“悠悠行路心”正指向這個本性,“悠悠”兩字,形容“行路心”,十分恰當地表現出這份本性長久而自然地生長于世人心中。這樣一種看似平淡的口氣,對人的譏刺不露骨而能達到鞭撻入骨的效果。
文學是社會的一畫鏡子。這首詩言淺意深,富有哲理意義,反映了唐代社會世態人情的一個側面。
張謂(?--777年) 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泌陽縣)人,唐代。天寶二年登進士第,乾元中為尚書郎,大歷年間潭州刺史,后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 ...
張謂。 張謂(?--777年) 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泌陽縣)人,唐代。天寶二年登進士第,乾元中為尚書郎,大歷年間潭州刺史,后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瓶花。清代。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頌古一百則。。釋正覺。 絲綸降,號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將軍。不待雷驚出蟄,那知風遏行云。機底聯綿兮,自有金針玉線。印前恢廊兮,元無鳥篆蟲文。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白皦春辭。明代。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次韻黃侍郎海棠花下怯黃昏七絕。宋代。魏了翁。 唐人春深題,用韻工車斜。逐逐語言去,誰歟真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