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百井路山桃盛開。宋代。韓琦。 漫嶺夭桃樹,無人亦自開。云霞深隱洞,錦繡遠成堆。生意驚樵斧,芳情謝宴杯。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
與仲安別后奉寄。宋代。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我獨滯一方,后會良未諧。冬初風浪息,蛟龍深蟄雷。其如中原盜,所至尚揚埃。子行莫夷猶,恐致狼虎猜。胡人更遠適,畏死投煙霾。皇天久助順,似不及吾儕。獨以智力免,寧有此理哉。因書寄苦語,亦以謝不才。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開。即當候歸艎,取酒尋尊罍。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災。豫章百里遠,可以慰客懷。須君起我病,同上徐孺臺。
醉呂洞賓畫。元代。胡天游。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捉臂返顧如叮嚀,巖也睨之若螟蛉。拉乾坤之隘兮,不足供先生之高枕。杯洞庭之綠兮,不足助先生之解酲。噫!今夜酒醒何處?清風明月,一笛瑤京。
喜遷鶯 露筋祠。清代。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香街。飄水佩。聞道花時,開遍祠門外。舊內鉤斜,南朝脂井,應笑此湖清太。紅顏盡成廟食,命薄生前何害。柳絲待,待系船重到,綠云如海。
寄徐氏昆仲。明代。釋函可。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