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箕子碑

    箕子碑朗讀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圣人之言無所用。進死以并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晦是謨范,辱于囚奴;昏而無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圣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鮮,推道訓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叢于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嗚乎!當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致祀,嘉先生獨列于易象,作是頌云: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后儒。

    譯文一

      凡是有德行的人遵從的道理有三種:第一是糾正人違法作亂。第二是把大道傳授于圣人。第三是教化萬民。在殷朝時有一位仁人叫箕子,他實實在在地具備了這三道,以大德行立于世上。所以孔子在敘述六經的要旨大意時,尤其殷勤。

      在殷紂王之時,大道逆亂,上天的震怒不能引起人們警戒,圣人的言論無所用處。臣下拼死進諫,把己身的生死置之度外,誠然是仁者的作為了,但無益于殷朝的社稷祭祀,所以不這樣做;委曲求全,以保存殷朝的祭祀,誠然是仁者的所為了,但是亡國的預兆很明顯,所以不忍心去這樣做。這兩條路,都有人行了。這樣的作為,是保其賢明,與世俗人一同俯仰曲伸,隱藏自己的謀略,在奴隸中間受凌辱。雖然卑微不得意,但也不肯亂來;雖然頹廢失落,但忠心不熄滅。所以《易》上說:“箕子不敢顯露自己的明智。”這就是蒙受苦難而能堅持正道。等到天命已經改變,百姓已經走上正軌,就拿出大法《洪范》以傳授圣人,周公旦得依此法序次倫常,后來設立大典章制度。所以《書》說:“箕子歸來作《洪范》。”這就是把大道傳授圣人。到了周朝封箕子于朝鮮地方,他順應大道,教育感化俗人,德行無論大小,人群不論親疏遠近,光大殷朝的祭祀,使得夷狄蠻荒變為中華,這是教化萬民呢。這些大道聚集于箕子一身;天地之變化,箕子獨得其正氣,這真是有大道德的人了!

      唉!當周朝還沒有建立,殷商還沒有滅亡的時候,殷商大臣比干已死,微子也已離去。假如殷紂還沒有惡貫滿盈,竟然自斃,紂王之子武庚憂慮亂世,圖謀保存殷朝,此時國中沒有賢明之人,誰能輔佐治理呢?這是人事中或者有的吧。但箕子先生隱忍受辱為奴,也許是有志于此么?

      唐朝某年,建箕子廟于汲郡,歲歲祭祀,欽佩先生獨自列入《易》卦象之中,所以我作了這篇頌詞: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后儒。”

    譯文二

      一般說來,偉大人物立身處世的原則有三個方面:一是受危難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典傳授給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賢人叫箕子,確實具備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經”的要旨的時候,對他特別重視。

      在殷紂王那時候,大道背棄,政治混亂,天威顯示不能加以制止,圣人的教誨毫不起作用。犧牲生命以便維護天命國運,確實是一種“仁”德,只是不利于家族的延續,因此箕子不去這樣做;委身降順以便保存自己宗廟的奉祀,確實也是一種“仁”德,只是參與滅亡自己的國家,故而他也不忍心去做。上述這兩種辦法,已經有這樣做的人了。因此他便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隨順適應這混亂的世道;隱藏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在囚犯奴隸中受屈辱;貌似糊涂卻不去做邪惡之事,形同柔弱而卻自強不息。故而在《易》中說;“箕子能做到韜晦。”這就是蒙受危難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啊。等到天命更改了,人民得到了公正和安定,于是便獻出治國的大法,因此成為圣君的老師,使周朝的人們能根據這些法則來調整倫理道德。創立典章制度。故而在《書經》中說:“因召回了箕子而寫成了《洪范》。”這便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則傳授給圣明的君主啊。等到被封在朝鮮,推行道義來訓化民俗,使德行不再鄙陋,人民不再疏遠,以便發展推延殷朝宗緒,使外夷變為華夏,這便是使人民受到教化啊!所有這些崇高的品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天地變化發展,自己能獲得其中的正“道”,難道不是偉大的人嗎?

      啊!當那周朝的時運尚未到來,殷朝宗廟的香火還沒滅絕,比干已經死掉,微子也已離去,假如紂正做惡還不算多而自己死去,武庚能為暴亂而憂慮并力圖保存社稷,國中要是沒有箕于這樣的人,誰和武庚一起使國家復興并加以治理呢?這也是人事發展的一種可能性啊。這樣來看箕子能忍辱含屈到這種地步,莫非正是在這方面有所考慮嗎?

      唐朝的某一年,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廟宇,逢年遇節便祭祀他。我敬慕先生被特別地列為《易經》中的卦“象”,便寫了這篇頌: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后儒。

    注釋

    ①箕子:名胥余,商紂王叔父,因封在箕地,又稱箕子。

    ②謨:謀劃。范:法,原則。

    ③隤(tuí):跌倒。

    ④明夷:卦名,象征暗君在上、明臣在下,明臣隱藏起自己的智慧。

    ⑤彝(yí):常規。倫:人倫。

    ⑥《洪范》:相傳為禹時的文獻,箕子增訂并獻給周武王。

    ⑦殄:滅絕。

    ⑧向使:如果。未稔:沒成熟,沒達到頂點。

    ⑨武庚:名祿父,紂王子。周武王滅商,封武庚以存殷祀。武王死,武庚與管叔蔡叔反叛被殺。

    ⑩頌文,即從“蒙難以正”至結束“繼在后儒”處,《古文觀止》未錄“頌”。本百度百科版本按足本全錄,作品選自《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箕子碑創作背景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集團,實行政治革新而獲罪,被貶滴到荒遠的邊郡為官,他的遭遇與商代賢者箕子的遭遇有類似之處。因此,這篇碑文是借贊美箕子來寄托自己的信念和抱負的。文章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中卻蘊含著深厚的感情和無限的感慨。

    參考資料:

    1、衛紹生.柳宗元集.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96

      《箕子碑》全文選自《柳河東集》,碑文部分選自《古文觀止》第六卷,是作者為箕子廟寫的碑文。

      作者在文章開篇鮮明地提出了品德高尚的人立身處世的三個要點,然后逐條用人物的行為來加以闡述:要蒙受苦難、堅守正道;把法典傳授給明君;將教化施及人民。即:道德高尚的偉大人物立身處世的三個標準:一、正蒙難:要蒙受苦難,堅守正道。二、法授圣:要把法典傳授給明君;三、化及民:將教化施及人民。殷商有仁人叫箕子,立身處世完全符合上述三個標準。

      第二段,逐條用人物的行為來加以對照闡述。箕子所處的時代,殷商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武王滅商,他帶著商的祭器降周,周公滅武庚后,封微子啟于宋,保存了商宗族。而箕子勸諫無效,于是佯裝瘋癲,結果被囚禁起來。所以《易經》卦象說:“箕子之明夷。”“明入地中”,象征明臣在下,暗主在上,明臣不敢發揮自己的才能。這就是“正蒙難”。箕子和比干、微子并稱為“商末三仁”,但他采取的是他認為最可取的方式。

      第三段,作者認為箕子在比干已死,微子已去時,采取了裝瘋賣傻的隱忍方式,是一種明智之舉。如柳宗元在碑文的結尾說到箕子隱忍圖存,指出了箕子的本意,表示了對箕子的崇敬之情。文章高度贊頌了箕子既忠貞又富有智慧,忍辱負重,輔助圣王建立國家典章制度,推崇教化治理人民的重大業績。結尾說到隱忍圖存,指出了箕子的本意,表示了對箕子的崇敬心情。

      該文反映了作者當時的政治處境和心情概況。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朗讀
    ()

    猜你喜歡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

    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
    繆思勃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荒園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

    蜀客貧游晉,山川木落空。

    軍閑無虜寇,俗儉有堯風。

    ()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欧美精品乱码99久久蜜桃|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国产精品岛国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香蕉一级毛片|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