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北面師廣武,其氣豈只吞項羽。
君得李佑不肯誅。便知元濟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臥鼓不戰良驕吳。
公方沉鷙諸將底,又笑元濟無頭顱。
雪中行師等兒戲,夜取蔡州藏袖底。
遠人信宿猶未知,大類西平擊朱泚。
錦袍玉帶仍父風,拄頤長劍大梁公。
君看鞬橐見丞相,此意與天相始終。
題李愬畫像。宋代。惠洪。 淮陰北面師廣武,其氣豈只吞項羽。君得李佑不肯誅。便知元濟在掌股。羊公德行化悍夫,臥鼓不戰良驕吳。公方沉鷙諸將底,又笑元濟無頭顱。雪中行師等兒戲,夜取蔡州藏袖底。遠人信宿猶未知,大類西平擊朱泚。錦袍玉帶仍父風,拄頤長劍大梁公。君看鞬橐見丞相,此意與天相始終。
這首詩氣勢恢宏,語詞鋪張,大有山谷詩風。惠洪雖未列名《江西詩社宗派圖》內,但人皆視其為江西詩社中人。全詩簡潔精煉,沉著雄辯,突出地表現出李愬足智多謀、忠君愛國的大將風度。李愬(773-821),唐代著名將領,洮州臨潭(屬甘肅省)人。公元816年(唐憲宗元和十一年)任唐、隨、鄧州節度使,與叛將吳元濟(時任申、光、蔡三州節度使)相鄰。他表面松弛軍備,以麻痹叛敵,暗中整頓軍伍,善待降人。次年冬,乘雪夜突襲蔡州,生擒吳元濟,成為中國古代戰史上奇襲之范例。他亦因此進授山南東道節度使,封涼國公,時人為立祠塑像、題詩繪圖。詩中惠洪把李愬與西漢開國元勛韓信相提并論,甚至認為李愬的功績超過了韓信。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覺范,自號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于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后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
惠洪。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覺范,自號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于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后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次韻答靈隱禪師。明代。守仁。 沈沈蓮漏滴初乾,忽忽天涯歲又闌。貝葉讀殘香篆盡,梅花吹斷角聲寒。舊文每許閒人錄,新句寧容俗眼看。共喜太平林下客,暮年生計托蒲團。
豐厓雨中有懷奉答。明代。朱樸。 春雨作風風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明代。黎民表。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初冬有事武闈登三山南樓眺望。明代。盧龍云。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只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暨陽懷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清代。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張魯世傳斗米術,驅疫乃以符水專。公能納民躋壽寓,豈藉符水為和扁。禹役庚辰益掌火,為民除害神圣傳。斬蛇赤帝行大澤,搏蛟孝侯入深淵。事本尋常不足怪,要皆一念為民堅。后堂拜母重母孝,大孝必得壽百年。先生應笑欒大輩,妄希白日能升天。世儒自是眼孔小,故神其說何責焉。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
自題三十八歲小照 其二。清代。鄭孝胥。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習渾難盡,鳴秋略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