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宮里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楊柳枝五首·其二。唐代。牛嶠。 吳王宮里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昔日的吳王宮里,柳色總比別處深,一簇簇鵝黃的細絲,如陽光灑下萬縷黃金。
不服那錢塘的蘇小小,她為什么喲,偏偏要去松樹下,與情郎締結同心。
吳王宮:此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所造的館娃宮,今江蘇蘇州西南靈巖山上有靈巖寺,即其故址。色偏深:指柳樹多而色濃郁。
萬縷金:指柳枝上初發嫩芽,似萬縷金黃。
“不憤”二句:意謂真是不服氣為什么錢塘的蘇小小要在松樹之下與心上人結同心。不憤,不平,不服氣。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才傾士類,容華絕世,其家院多柳。古樂府《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駱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參考資料:
1、錢國蓮 等.花間詞全集: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73-74
2、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222-223
3、陳如江.花間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85-86
這首詞是借柳詠情。一、二句寫柳色,一簇簇,一條條,如縷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題發揮,寫柳色與松色一樣,而蘇小小偏偏要在松下與郎定情,卻不在柳下,對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將怪怨蘇小小厚此薄彼。而詞中的柳卻“不憤”,可見柳之寬厚溫柔,能對蘇小小之情的體諒。從詠柳中,也稱道了人的情操。
此詞提到館娃宮和蘇小小,周嘯天教授認為是說蘇州之柳勝于錢塘,似乎與白居易的《楊柳枝》詞唱著反調。前兩句是說吳王宮柳非常繁富。后兩句是說,要是錢塘的柳色更好,蘇小小就不會約郎到松柏之下去“結同心”了。周嘯天把“不憤”解為不服,認為詞人是根據古樂府《蘇小小歌》,對白詞進行了反諷,詞意是說蘇州宮柳勝于杭州。
不過,這首詞的意味還不止于此。它留有豐富的想象余地。楊柳枝柔,本來是可以綰作同心結的,但蘇小小卻和她的情人為何不來柳下。劉禹錫《楊柳枝》“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原來柳下結同心,乃有與情人分別的寓意。而松柏歲寒后凋,是堅貞不渝的象征,自然情人們愿來其下結同心而作山盟海誓了。如果作者有將宮柳暗喻宮人之意的話,那么“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就不但不是貶抑,反倒是是羨慕乃至嫉妒了。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后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
牛嶠。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后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棧道雜詩 其四。清代。李元滬。 全身裹翠微,重霧苦侵衣。棧騎隨猱掛,山泉學弩飛。二分懸足窄,九折入云飛。無酒澆徒御,誰家白板扉。
康園秋興八首 其六。。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擬游慈恩寺用涯翁韻。明代。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無題五首 其一。。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塞上二首 其一。。肅靖王。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場風急轉河蓬。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