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啊,瀟湘下游,水碧沙明,風(fēng)景秀麗,食物豐美,你為什么隨便離開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來呢?大雁回答:瀟湘一帶風(fēng)景秀麗,食物豐美,本來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靈在月夜鼓瑟,從那二十五弦上彈出的音調(diào),實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簡直承受不住,只好飛回北方。
瀟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內(nèi)。等閑:輕易、隨便。
水碧沙明:《太平御覽》卷六五引《湘中記》:“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鳥類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指瑟。《楚辭·遠(yuǎn)游》:“使湘靈鼓瑟兮。”
勝(音shēng):承受。
錢起是吳興(今屬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長安和京畿作官。他看到秋雁南飛,曾作《送征雁》詩:“秋空萬里靜,嘹唳獨南征……悵望遙天外,鄉(xiāng)情滿目生。”這首《歸雁》,同樣寫于北方,所詠卻是從南方歸來的春雁。
詩詠“歸雁”,雁是候鳥,深秋飛到南方過冬,春暖又飛回北方。古人認(rèn)為,秋雁南飛,不越過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們飛到峰北就棲息在湘江下游,過了冬天再飛回北方。作者依照這樣的認(rèn)識,從歸雁想到了它們歸來前的棲息地──湘江,又從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話,再根據(jù)瑟曲有《歸雁操》進(jìn)而把鼓瑟同大雁的歸來相聯(lián)系,這樣就形成了詩中的奇思妙想。
根據(jù)這樣的藝術(shù)構(gòu)思,作者一反歷代詩人把春雁北歸視為理所當(dāng)然的慣例,而故意對大雁的歸來表示不解,一下筆就連用兩個句子劈空設(shè)問:“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詢問歸雁為什么舍得離開那環(huán)境優(yōu)美、水草豐盛的湘江而回來。這突兀的詢問,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思路引上了詩人所安排的軌道──不理會大雁的習(xí)性,而另外探尋大雁歸來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聲凄涼哀怨,大雁不忍再聽下去,才飛回北方的。
詩人就是這樣借助豐富的想象和優(yōu)美的神話,為讀者展現(xiàn)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著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曉音樂的大雁形象。然而,詩人筆下的湘神鼓瑟為什么那樣凄涼?大雁又是為什么那樣“不勝清怨”呢?為了弄清詩人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可以看看他考進(jìn)士的成名之作《湘靈鼓瑟》。在那首詩中,作者用“蒼梧來怨慕”的詩句指出,湘水江神鼓瑟之所以哀怨,是由于她在樂聲中寄托了對死于蒼梧的丈夫──舜的思念。同時,詩中還有“楚客不堪聽”的詩句,表現(xiàn)了貶遷于湘江的“楚客”對瑟聲哀怨之情的不堪忍受。
拿《湘靈鼓瑟》同《歸雁》相對照,使讀者領(lǐng)會到:《歸雁》中的“不勝清怨卻飛來”一句,原來是從“楚客不堪聽”敷演而來,作者是按照貶遷異地的“楚客”來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故而,他使旅雁聽到湘靈的充滿思親之悲的瑟聲,便鄉(xiāng)愁郁懷,羈思難耐,而毅然離開優(yōu)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飛回。“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文學(xué)家王粲《登樓賦》中的這兩句揭示羈客情懷的名言,正可借來說明《歸雁》詩中旅雁聽瑟飛回時的“心情”,而詩人正是借寫充滿客愁的旅雁,婉轉(zhuǎn)地表露了宦游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思。這首詩構(gòu)思新穎,想象豐富,筆法空靈,抒情婉轉(zhuǎn),意趣含蘊。它以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而成為引人注目的詠雁名篇之一。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jìn)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lán)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xué)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xué)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dāng)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
錢起。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jìn)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lán)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xué)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xué)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dāng)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公無渡河。明代。于慎行。 公無渡河,河水湯湯,連山嵯峨。電雨晦冥,龍伯來過。吞舟鋸齒,其族孔多。公無鳧躍之技,出沒濤波。又無寶璧與馬,歆神之和。往則沉溺,當(dāng)奈公何。善游固有數(shù),請公無渡河。
再步前韻答槐庭四首 其二。。林朝崧。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游。最憶鹿江燈節(jié)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寄樂天。唐代。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huán)。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yīng)到子云亭。
送彭稚修之蘭溪文學(xué)并寄胡元瑞。。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yīng)到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