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壓更長,看見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搖落,寒蛩滿地,參梅吹老,玉龍橫竹。霜被芙蓉宿。紅綿透,尚欺暗燭。年年記、一種凄涼。繡幌金圓掛香玉。
頑老情懷,都無歡事,良宵愛幽獨。嘆畫圖難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約,莼洲漁屋。心景憑誰語,商弦重、袖寒轉軸。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
一寸金·秋感。宋代。吳文英。 秋壓更長,看見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搖落,寒蛩滿地,參梅吹老,玉龍橫竹。霜被芙蓉宿。紅綿透,尚欺暗燭。年年記、一種凄涼。繡幌金圓掛香玉。頑老情懷,都無歡事,良宵愛幽獨。嘆畫圖難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約,莼洲漁屋。心景憑誰語,商弦重、袖寒轉軸。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
《一寸金》,雙調,一百零八字,上片十句五仄韻,下片十一句五仄韻。
“秋壓”兩句,言秋高云淡,只見天上的月兒瘦削得象條臘肉。古人稱干肉為束修,此即“束”也。“正古花”四句,這是說當花葉零落時,蟋蟀兒四處亂蹦,詞人卻用笛子吹起了《梅花落》曲調。“玉龍”,笛子名。李白有《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中有“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即是言用笛子吹《梅花落》曲,夢窗化用其詩意。“霜被”兩句,寫夜景。言池中的荷葉上覆了一層白霜,半透明的紅綿紙罩在燈籠上,遮暗了里面的燭光。“年年記”兩句,言每年這個時候,玉人從閨樓的繡簾縫間仰視天上的圓月高掛,越發牽動她的孤獨感。上片雖句句寫景,卻字字描繪人意,可謂一語雙關。我們也可理解為是描述一位女子孤獨凄涼的心情:“姮娥”句,言該女因孤獨而瘦削如束;“正古花”四句,謂女子人老珠黃不值錢;“霜被”兩句狀女子被欺壓之喻;“年年記”兩句,實寫女子所感受的月圓人單的孤獨感。
下片抒己情懷。“頑老”三句,言己已是個衰鈍的老人,心胸中不再存有男歡女愛的樂事。逢到良辰美景,我卻只希望孤身獨處。“嘆畫圖”四句,言自嘆壁上畫卷中的山水,無法替代現實中的自然景色。因此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垂釣自娛,并燒莼羹而一飽口福呢?“心景”兩句,言我心中的想往又能同誰商量?我只能拂弦、轉軸,調準音節,彈琴自樂。“轉軸”,又釋為轉調,即樂曲至中途轉成他調。此是以曲聲的變換,表達出感情的轉換。“疏籬下”兩句,宕開,故作輕松語。詞人效法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重陽日去籬下醉酒,采摘帶露的菊花作樂。結句想往的境界是一般落魄文人所追求的標準。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鷓鴣天 暮春初夏作。。盧青山。 春雨無家自作吹,春花爛熳碧江湄。林邊草浪翻風腳,溪畔芹容閃石眉。留夕照,緩瓊杯,今生能得幾回迷?菜花新筍挑完后,市上甘茶玉作堆。
與仲安別后奉寄。宋代。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我獨滯一方,后會良未諧。冬初風浪息,蛟龍深蟄雷。其如中原盜,所至尚揚埃。子行莫夷猶,恐致狼虎猜。胡人更遠適,畏死投煙霾。皇天久助順,似不及吾儕。獨以智力免,寧有此理哉。因書寄苦語,亦以謝不才。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開。即當候歸艎,取酒尋尊罍。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災。豫章百里遠,可以慰客懷。須君起我病,同上徐孺臺。
園中賞梅。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糝貉裘。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日留。
正月四日喜許氏女得甥。明代。沈周。 汝寡無丁男,托命惟一女。活世真廢人,盲瘖無乃是。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聞喜。得報訝其遲,隔縣本非邇。老夫笑滿面,賀汝似得子。他人視則甥,在汝則子比。緣情遂亡分,慰眼并遺氏。在我固稱彌,因汝喜切已。婦人曷持家,嫠煢粗有恃。身后饗粢盛,其氣尚有以。汝夫在地下,不為敖氏鬼。譬如委霜草,今為春風起。復如涸溝魚,一夜漫春水。只憂不曾生,既生長易矣。便須買書本,教自孩提始。成人無他圖,讀書而已耳。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