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寶篆煙銷龍鳳,畫屏云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宋代。秦觀。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寶篆煙銷龍鳳,畫屏云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東風吹柳的爛漫時節,白晝逐漸加長,外面剛剛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陽下閃著流光。杏花被東風吹散,四處飄蕩,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年輕女子躺羅帳,醒來發現壞了紅妝。
龍鳳形狀的篆香已經燃盡,而豎立在一邊的畫屏,上面繪著一幅《云鎖瀟湘圖》。夜深寒氣襲人,無法入夢鄉,只有無限思量。
日初長:白晝開始長了。
雨余:雨后。
睡損:睡壞。 紅妝,指婦女的盛妝,以色尚紅,故稱紅妝。
寶篆:有版本記作“香篆”:篆香,盤成篆字形狀的香。古代盤香,有做成龍鳳形的,點燃后,煙篆四散,龍鳳形也逐漸消失。故云。也有解釋稱此處指繡有龍風圖案的床帳。
瀟湘:湖南瀟水、湘水一帶的風景。縈繞,毛本作“云鎖”。
參考資料:
1、張旭泉編著.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精品詞鑒賞: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110-112
2、劉擁軍選注.李清照秦觀詞選:巴蜀書社,2000年:139
3、朱德才主編.增訂注釋秦觀黃庭堅詞: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60
4、史杰鵬編著.秦觀: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5-108
曾有人認為此詞是黃庭堅的作品然不足信,據學者們考證,認為系秦觀所作,而非黃作。由這首詞本身來看,描寫的是一位女子春睡的場景和心情,香艷中夾雜著惆悵,柔媚中蘊含沉痛,癡情而不濫情,確實更符合秦觀作品的一貫風格。
參考資料:
1、朱德才主編.增訂注釋秦觀黃庭堅詞: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60
2、史杰鵬編著.秦觀: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5-108
詞一開始“東風”二句,為春睡渲染氣氛,寫東風吹拂柳條,春日漸長,雨后斜陽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時光。接著“杏花”兩句,枝頭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銜沾花的泥土筑巢,猶自散發著微微的香氣。由景而人,美人面對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難再,自然無心紅妝,不得不陷于春困矣。這兩句與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句頗有相似之處,但寫得更為雋永。
詞的下片寫女子枕畔難眠所見到的景象。“寶篆”二句寫她長時間失眠,直到篆香銷盡,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瀟湘所致。詞的歇拍“夜寒”二句,具體描寫夜深寒氣襲人,女子無法再進入甜蜜的夢鄉,只有思前想后,輾轉反側。春天是使人熱情奔放的季節,春夜更是最讓癡情男女激動的時光。蘇軾的《春夜》詩寫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宇夜沉沉。”如此黃金時刻,正值韶華的女子卻只能獨守空房,當然免不了輾轉不寐;而一夜間堆積的困倦,只能挪到白天來補足,晝眠是迫不得已的。
這首詞最精致的就是前三句的景色描寫,很多評論者都給予極高評價,沈際飛、王國維都認為秦觀的句子脫胎于溫庭筠、曾靚等人的詞,但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秦觀這幾句實際上是把前人詩詞中的相似意境加以綜合,從而營造出更為豐富的意境。溫庭筠的“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寫杏花落入泥土,使泥土也沾染了香氣,而曾靚的“為憐流去落紅香,唧將歸畫梁”則寫燕子不忍心落花委于泥土,特意將它們銜起來黏在自己的巢上。秦觀的詞綜合了溫、曾兩人詞中的意境,把落花墮泥、燕子銜泥兩個層次的場景合并到一起,卻又處理得天衣無縫,甚至比他所依據的藍本更簡潔、更有表現力。
全面分析作品的結構還可以看出,詞的上下兩闋各有側重:上闋主要寫景,下闋情景兼備;上闋寫的是白天,主要寫室外的春色,下闋則寫夜晚,主要寫室內的陳設;最后兩句以描繪情感作結,點明詞作的主旨,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有的評論者認為這首詞上下兩個結句過于寫實,有“氣薄語纖”的毛病。其實也不然,如果沒有最后的結句對情感的深沉描繪,則前面的寫景將沒有多少意義。晚唐詞人溫庭筠的詞作色彩絢麗,耀人眼目,卻不免靡麗空薄之譏,就是因為他缺少真情的抒寫。秦觀之所以能超邁前人,也正是因為擅長抒寫真情,天性多情、重情。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巖居效賈島。宋代。謝翱。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粟塵起嵯峨,滄海寄一滴。語罷失其處,覺來空嘆息。攝衣起楚歌,斷弦如裂帛。懸藤月露深,蛟龍舞其側。
游白鹿洞書院。。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峰巒楫楫田園凈,藤剌深深磴道幽。寶匣塵生弦索斷,遺音重撫淚雙流。
偈 其一。宋代。釋善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云水客,忘機寂默是便宜。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賜意作兩絕句 其二。宋代。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