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瑯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唐代。韓偓。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瑯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帶著離別的愁緒慢慢整理環形發髻,輕如蟬翼的衣服讓身子有一點點寒冷,慵懶地照著鏡子涂口紅穿翠衣。
裝著蠶絲襪和裝飾金蓮花頭飾,如雪肌膚在薄薄的紗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潤澤,在沉香與檀香的氛圍下露出楊柳小纖腰婀娜的身姿。
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小庭花》、《減字浣溪沙》、《東風寒》、《和清風》等。
宿醉:隔夜猶存的余醉。
慢:胡亂,隨便。
髻鬟(jì huán):環形發髻。古代中國婦女發式。
六銖衣:中國古代計量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極言其輕。也指仙人之衣。
青鸞:青鳥。古代創說中能幫人傳遞信息的仙鳥。這里指青銅鸞鏡。
菡萏(hàn dàn):指蓮花。
玉瑯玕(láng gān):玉石。
沈檀:沉香與檀香。“沈”通“沉”。
參考資料:
1、馬興榮等.《中國詞學大辭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頁
2、溫廣義.《唐宋詞常用詞辭典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66頁
3、周偉勵著.《從菩薩蠻到沁園春 公元十世紀前后中國文人的生存狀態 》:文學大象出版社, 2006年:69頁
該詞創作時間約為860-880年之間,詞人韓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職,專寫女子裙裾脂粉之詞供皇帝娛樂,該詞收錄于《尊前集》。
參考資料:
1、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古典詩歌基本解讀 古詩觀止 8 唐五代詞觀止 (中冊)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2年:8頁
該詞為典型的“香奩體”詞,為最早的《浣溪沙》,題材為“艷情”題材,抒情風格細膩深曲,文辭麗美。
上片主要描寫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態、發髻、衣服、面容等內容。“愁”字寫出女子的情緒,“慢”寫出了女子的動作,“寒”烘托了環境冷暖,“紅”和“翠”也出了顏色。
下片主要描寫女子體態、身姿、腰身、肌膚、和腿部。“羅襪”、“雪肌”、“玉瑯玕”突出了女子體態、肌膚的質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覺感受。
全詞共六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全方位描寫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辭表現了女子的形態美和裝飾美,但更重的是她的“離愁”,因離愁而醉酒、慵懶,失了生活的趣味卻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卻掩飾著內心的苦澀。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百井路山桃盛開。宋代。韓琦。 漫嶺夭桃樹,無人亦自開。云霞深隱洞,錦繡遠成堆。生意驚樵斧,芳情謝宴杯。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
送英州蘇秘丞。宋代。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瀧鳴湞水遙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材術如君有余暇,出游應數擁雙旌。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