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長相思令·煙霏霏。宋代。吳淑姬。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云霧迷蒙,小雪飄飄。梅花枝上堆滿雪,春天從哪里來?
朦朦朧朧翻開悟,那時的梅景還存在嗎?一樹梅花,任憑羌笛聲把它“催”落了。
霏霏:紛飛的樣子。
從教:任憑
管:樂器。
吳淑姬是湖州秀才之女,為富民之子所霸占。卻被人誣為有“奸情”逮捕審判,已定罪判刑。衙中僚吏觀審后,置酒席,命她脫枷侍飲,諭之曰:“知汝能長短句,宜以一章自詠,當宛轉(zhuǎn)白侍制(知州王十朋)為汝解脫,不然危矣”。女即請題,捉筆立成,即此詞。
參考資料:
1、華業(yè).中華千年文萃-詞坊 :長安出版社,2007-06 :432
上片連用“霏霏”疊字,強調(diào)風雨如晦,氣候極其惡劣。一團團的殘雪無情地堆積到梅花枝上,簡直讓人透不過氣來。雖然明知冬天不會太久了,殘冬一過,春天就要來臨。但眼前這種煙雨、雪壓霜欺的景象,直叫人懷疑春天還會有么?不言而喻,這惡劣的自然氣候正是暗喻吳淑姬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是蒙受種種冤屈的弱女子所感受到的黑暗社會對她的重壓。她從心底發(fā)出“春從何處回”的呼喊,渴望春天快快降臨,渴望洗刷蒙受的不白之冤。
下片憧憬獲得自由后的美好情景:那時冰雪消融了,一簇簇,一朵朵的梅花從睡夢中醒來,綻開了緋紅的醉眼。月亮出來了,梅枝在月光下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呵!然而,這種境界并不存在,現(xiàn)實仍然是昏暗冷酷,所以“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是以設(shè)問句提出的,這就與上片設(shè)問承接起來,并更進一步強烈地表達了渴望自由的心情。最后以“從教塞管催”作結(jié),意思是:既然無情雪堆積在梅枝上,梅花無法展現(xiàn)她的美麗,就任笛曲吹吧!吹得梅花紛紛飄落也毫不憐惜(古有《落梅花》笛曲。)李白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孫艤《落梅詞》:“一聲羌管吹鳴咽,玉溪半夜梅翻雪”;既然一切誣告不實之詞象臟水一樣往我身上潑來,我的冰清玉潔被玷污了,形象被歪曲了,就讓臟水繼續(xù)潑吧,直至我窒息、消亡!這是出自憤憤不平的呼喊。
這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小詞,正象婷婷玉梅那樣,天然、淡雅,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而又風流蘊藉,情致纏綿。也象羌笛聲那樣,哀怨、悠揚,余音娟,不絕如縷。構(gòu)思極巧,是詠雪?還是詠梅?亦此亦彼,渾然莫辨。出自步性的錦心繡口,倍覺細膩、靈巧。筆筆寫景同時又曲曲傳情,化實為虛,終不許一語道破。作者的真實感情隱藏在霏霏煙霧、紛紛雪片背后,讓讀者去玩味。小詞的語言也清新而純凈,聲調(diào)和美。即如開頭三句;疊字“霏霏”,又復沓一次,“雪”宇也以“頂針”的形式重疊,造成輕快的節(jié)奏,如同小兒女的竊竊私語,又如哺晡夢囈,與詞的內(nèi)容十分協(xié)調(diào)。“堆“字下得新穎而貼切,形象感強,完全是從口語中提煉出,絕無文人筆下的書卷氣。這種天籟之趣,十分難得。
吳淑姬,約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為秀才。家貧,貌美,慧而能詩詞。說詳拙作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淑姬工詞。有《陽春白雪詞》五卷,《花庵詞選》黃升以為佳處不減李易安。 ...
吳淑姬。 吳淑姬,約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為秀才。家貧,貌美,慧而能詩詞。說詳拙作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淑姬工詞。有《陽春白雪詞》五卷,《花庵詞選》黃升以為佳處不減李易安。
為胡元瑞題綠蘿館二十詠 其十八 湘竹簟。明代。王世貞。 玉臂展清輝,輕紋熨柔翠。不道香汗流,道是湘君淚。
都門別曾乾義 其一。明代。韓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籟送悲聲。雙劍在匣中,隱隱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射策阻不進,羈棲欲何營。人生世路上,去住如浮萍。退者非獨拙,進者非獨明。夙興而夜寐,努力副榮名。
送彭待制知瀛州。宋代。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lián)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yīng)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zhàn),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過吳幼時別業(yè)。明代。王醇。 嵐里人家滿,遠棲人外閑。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花氣微風際,魚苗新水間。蒼苔見虎跡,未及夕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