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來,香亦臨風散。
花謝小妝殘,鶯困清歌斷。行雨夢魂消,飛絮心情亂。
生查子·富陽道中。宋代。毛滂。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來,香亦臨風散。花謝小妝殘,鶯困清歌斷。行雨夢魂消,飛絮心情亂。
譯文
春日傍晚離開富陽城關,踏著落日走在富春江畔。錢江潮水不能將心上人帶來,她臨風為我祈禱香煙也已飄散。
凋謝的花枝是她憔悴的嬌容,黃鶯困懶是她弦絕歌斷。一夜雨聲使我輾轉無眠,天睛絮飛攪得我心煩意亂。
生查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尊前集》注:雙調。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富陽:今富陽市,位于杭州西南,富春江下游。
共潮來:心愛的人和潮水一起到來。香:祈祝燃香的輕煙。
“花謝”二句:睹物恩人,從而產生設想。
行雨:春雨淅瀝。飛絮:柳絮飛飄。
參考資料:
1、于紹卿選注.此身天地一浮萍:紀游詞品珍:東方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第50頁
2、高文炳編著.唐宋詞選譯賞析365首: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06:第290頁
據《西湖游覽志》載,元祐中((1086年—1094年),蘇軾知守錢塘時,毛滂為法曹椽,與歌妓瓊芳相愛。三年秩滿辭官,于富陽途中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史杰鵬著.宋詞三百首正宗:華夏出版社,2014.03:第221頁
《生查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名。這首詞的寫作背景與作者的《惜分飛·富陽僧舍作別語贈妓瓊芳》一樣,皆是他辭官后,行于富陽途中所作。
詞的上片,首句寫詞人在暮春傍晚時分,獨自離開富陽縣的山城,行至富春江畔。富陽縣位于杭州府西南,富春江的下游。詞人眺望江面,霧靄茫茫,斜暉脈脈,在這黯然蕭索的氛圍中,強烈的悵意和思念占據了詞人的心?!叭瞬还渤眮恚阋嗯R風散”,就是詞人所惆悵所思念的事情了。詞人深感遺恨的是,錢塘潮水不能將心愛的人帶到身邊,而那女子為自己祈祝燃香,香煙則隨風飄散了。人既不能來,香也聞不到,祈愿是枉然,寄信更不通,這令詞人深感痛苦。
詞的下片,表面是寫景,實際是借景物寫人?!盎ㄖx小妝殘,鶯困清歌斷”兩句寫所思之人的花容憔悴、困慵無緒,再也無心撫弦歌唱了,這是詞人睹物思人,從而產生的設想;而尾句“行雨夢魂消,飛絮心情亂”則是詞人此地此時的實感。深夜春雨淅瀝,點滴至明,令人無法安睡,更增添詞人羈旅的煩悶;“飛絮”一句,寫天明登程,路上獨行,風中柳絮,飄來飄去,又勾起詞人由于仕途失意,懷才不遇,瞻望前途渺茫,漂泊無定的惆悵心緒。
作者思人之痛苦,念己之悲涼,瞻前則渺渺,顧后亦茫茫,這百感交集、愁腸百結的難言之隱,用一個“亂”字作結,則通篇的睛目即現。心亂如麻,難以梳理;心亂如潮,無法平靜,在詞人的眼里,大自然的春天、花鳥、山水、風雨、柳絮等等毫無美感,只平添迷離惝恍、凄惻悲涼,惱人煩亂。這首詞在寫作上的高妙就在于,通篇無一句不愁,而無一句有“愁”字。用景物喻人物,做到物我雙會,情景交融的藝術表現力。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
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次韻答龔澤卿。宋代。陳造。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綴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久煩鳳詔搜奇逸,定復龍光疊寵嘉。叱咤即今凌筆陣,坐令楚幕集歸鴉。
題陳貴白畬齋。宋代。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矢P。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得東山居主人戀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漁鄉居賦雜興六首 其二。宋代。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