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壓鬢釵梁金鳳小,低頭只是閑煩惱。
花發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愿化車前草。
蝶戀花·庭院深深人悄悄。清代。譚獻。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壓鬢釵梁金鳳小,低頭只是閑煩惱。花發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愿化車前草。
深院寂靜,室內也是悄然無聲。愛人遠行,少人來往,烏云般的頭發上插著精美的頭釵,一位紅顏女子獨自幽居。女子忽然聽見自己的鸚鵡在呱呱人語。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鸚鵡突然開口說話令人驚喜,她急忙開門,誤以為鸚鵡告訴她是她的情郎來了,結果大失所望。她在內心埋怨鸚鵡,嫌它錯報郎歸,讓她空自整妝等候,無端地引起她的無限煩惱。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喚情郎早日歸來。
她的這位“韋郎”正是青春年少,遠行他方,本已經令人不安,何況又是去風景如畫的江南。那里歌樓妓館很多,到處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擔心情郎久居他鄉,難免拈花惹草。盡管那里到處充滿了誘惑,但她還是很自信家鄉的舊人更好。因此,她溫情相勸,希望對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規勸無用,情郎難免還要遠行,為了能夠阻攔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夠留住他,遮擋住情郎前去的腳步,即使自己被碾壓也在所不辭。
庭院深深人悄悄:庭院深深,深院寂靜;悄悄,悄然無聲。
鸚哥:即鸚鵡。
韋郎:古代女子對男子的愛稱,這里借指情郎。
釵:頭釵。
金鳳:古代婦女的頭飾。
閑:嫌棄。
紅袖:代指美貌女子。
爭抵:怎么比得上。
遮斷:猶言遮擋,攔住。
車前草:草名,又名當道。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明清詞三百首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08月:500---501
2、徐陪均.婉約詞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1日第一版:390-391
3、溫庭筠,柳永.婉約詞 插圖本:萬卷出版公司,2008.5:273
譚獻同治六年(1867)考中舉人。二十五六歲后,他潛心經學,傾向今文學派,重微言大義。他曾經為福建學使徐樹藩的幕僚,晚年去官歸隱,銳意著述。譚獻晚年受張之洞的邀請,主講經心書院。他的駢文,規仿六朝,高出時人;詩亦“優柔善人,側然動人”;詞與詞論的成就最為突出。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明清詞三百首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08月:500---501
這是思婦之詞,上半沉思語,殊覺哀而不傷,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潛通,頓挫沈郁,可以泣鬼神。
通過女子所居環境氛圍的描寫,烘托出女子內心深處的寂寞。且“庭院深深”使人很容易想到歐陽修那闋《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兩首詞在某些地方格調頗相似,情感相通。二、三兩句更是妙趣橫生,刻畫閨中少女的情態栩栩如生,與敦煌詞《鵲踏枝》中“叵耐靈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春日遲遲,鸚哥報道他來到的叫聲,使她空喜歡一場,在她寂寞的心中掀起了難以平息的感情波瀾。“壓鬢”二句,是女主人公“閑煩惱”的特寫鏡頭。鸚鵡之能言,都是人教之結果。女主人公思念所愛心切,便把自己最希望的事反復調教于鸚鵡,以此獲得一種虛幻的滿足,當然也希望鸚鵡能及時地報告他的歸來。不想這反倒惹出了她的相思煩惱。前后強烈對比,寓意深刻。
“低頭只是閑煩惱”則寫女子心態之沉重煩悶,這種精神上的煩惱不是金玉滿堂的物質生活所能消解、抵償的。“只是”兩字下得很妙,將女子無法排遣的傷離怨別之思以直陳的方式表出,具有強調的作用。“閑煩惱”也可見女子的相思之苦觸處即是,同時為過渡到下片打下了伏筆。
下闋從女子想像在江南的情郎的生活著筆,詞的內容也由上闋深閨人的相思煩惱變而為下片感于江南春而產生的盼歸的惆悵。
江南的春天群芳爭艷,青山滴翠,自己與情郎都正是青春年華,縱然高樓紅袖迷人,也抵不上回鄉與鐘愛的女子相聚,共度良辰美景的美好。她方方面面地思念他的一切,設想他在外面的生活情況。而她最擔心的,想得最多的,一是他會不會對她不忠,二是他的生活是否艱辛。她設想他在“紅袖高樓”行樂的情景,心痛情急,迸出了“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愿化車前草”的心聲。主人公明知無力阻止愛人出行,但也甘愿為此犧牲!女子的殷殷期盼,在誠摯溫厚之中深深地蘊含著堅貞不渝的品質。
主人公幻想愛人所禁受的艱辛,好象在同愛人一起禁受,因而身體消瘦,精神困頓。黃昏更是思念更切的時候,因而主人公幾乎害怕黃昏!由此想到以前美滿相處時的情景,那時候主人公與愛人還開著離別的玩笑;不料這玩笑竟驟成事實,這更使主人公更加難過。盡管這樣,末兩句說寧愿化身為車前草,擋住情郎西去的道路,冀盼情郎回心轉意,早日歸來。借用“車前草”的字面意義作文章,雖非首創,以之結尾表白癡情不改的心志,更加襯托主人公癡情的人物形象,有感人肺腑之效。
全詞委婉細膩,清新雅麗,昭示了一種為美好理想而始終不渝甚至甘愿獻身的品格。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譚獻的詞,內容多抒寫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強調"寄托",風格過于含蓄隱曲。但文詞雋秀,瑯瑯可誦,尤以小令為長。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復堂文續》、《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 104闋。 ...
譚獻。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譚獻的詞,內容多抒寫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強調"寄托",風格過于含蓄隱曲。但文詞雋秀,瑯瑯可誦,尤以小令為長。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復堂文續》、《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 104闋。
殢人嬌 晚浴。清代。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浴罷憑闌,晚妝慵整。且消受、涼花綠茗。盈盈皓月,漸低窺金井。又畫就、深院夜香風景。
點絳唇。清代。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金縷曲 午詒代某君答《棄婦詞》,亦賦一解 其二。清代。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
相思黃岳甚,況復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
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
汪仲子持令兄栗亭及諸君書自歙至廣州相問于其歸也為詩二章送之兼寄諸君 其二。清代。屈大均。 相思黃岳甚,況復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