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青門飲·寄寵人。宋代。時彥。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北方的駿馬迎著烈風嘶叫,大宋的旗幟在雪花里翻攪,黃昏時天邊又吐出一片紅艷的晚霞,夕陽從一竿高的地平線低低地投射著殘照。蒼老的枯林連接著天空,無數的山巒重疊聳峭,暮色中走遍漫漫平沙處處皆衰草。幽靜的館舍上星斗橫斜,無眠的夜實在難熬。燈芯凝結出殘花,相思徒勞。鴨形的熏爐里香霧濃郁繚繞,蠟燭淌淚像冰水凝晶,夜色沉沉總難見霜天破曉。
總記得淡淡梳妝才完了,別宴上杯酒尚未飲盡,已引得離情翻涌如潮。醉里的秋波顧盼,夢中的幽歡蜜愛,醒來時都是煩惱。算來更有牽惹情懷處,怎忍細思量、她附在耳邊的情話悄悄:“啥時能躍馬歸來,還能認得迎門的輕柔歡笑!”
漢旗:代指宋朝的旗幟。
彤云:紅云,此指風雪前密布的濃云。
香鴨:鴨形香爐。
老:殘。
小妝:猶淡妝。
秋波:形容美人秀目顧盼如秋水澄波。
《青門飲》,詞調名,始見于時彥、秦觀詞。
此詞為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光,下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著力刻繪伊人形象。
本詞上片開始幾句,作者將親身經歷的邊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簡練的字句再現出來。“胡馬”兩句,寫風雪交加,呼嘯的北風聲中,夾雜著胡馬的長嘶,真是“胡馬依北風”,使人意識到這里已離邊境不遠。抬頭而望,“漢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卻正隨著紛飛的雪花翻舞,車馬就風雪之中行進。“彤云”兩句,寫氣候變化多端。正行進間,風雪逐漸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陽即將西沉。“一竿殘照”,是形容殘日離地平線很近。借著夕陽余暈,只見一片廣闊荒寒的景象,老樹枯枝縱橫,山巒錯雜堆疊;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處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認。
“星斗”以下,寫投宿以后夜間情景。從凝望室外星斗橫斜的夜空,到聽任室內燈芯延燒聚結似花,還有鴨形熏爐不斷散放香霧,燭淚滴凝成冰,都是用來襯托出長夜漫漫,作者沉浸思念之中,整宵難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下片用生活化的語言和委婉曲折的筆觸勾勒出那位“寵人”的形象。離情別意,本來是詞中經常出現的內容,而且以直接描寫為多,作者卻另辟蹊徑,以“寵人”的各種表情和動態來反映或曲折地表達不忍分離的心情。
“長記”三句,寫別離前夕,她淺施粉黛、裝束淡雅,餞別宴上想借酒澆愁,卻是稍飲即醉。“醉里”三句,寫醉后神情,由秋波頻盼而終于入夢,然而這卻只能增添醒后惜別的煩惱,真可說是“借酒澆愁愁更愁”了。這里刻畫因傷離而出現的姿態神情,都是運用白描和口語,顯得宛轉生動,而人物內心活動卻從中曲曲道出。
結尾四句,是作者繼續回想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況,其中最牽惹他的情思,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語的神態。這里不用一般篇末別后思念的寫法,而以對方望歸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時的喜悅心情作為結束。耳語的內容是問他何時能躍馬歸來,是關心和期待,從而使想見對方迎接時愉悅的笑容,于是作者進一層展開一幅重逢之時的歡樂場面,并以充滿著期待和喜悅的心情總收全篇。
這首詞寫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煉生動,疏處形象真切。詞中寫景寫事筆墨甚多,直接言情之處甚少。作者將抒情融入敘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
時彥(?—1107),字邦彥,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己未科狀元。存詞僅一首。 ...
時彥。 時彥(?—1107),字邦彥,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己未科狀元。存詞僅一首。
發潭州。宋代。趙蕃。 人言天宇澄,政好行遠道。秋陽既已后,朔風尚茲早。那知羈旅臣,寧有佳懷抱。鬻田就遠宦,廩薄不得飽。故鄉雖難歸,成里生且老。及今翻滯留,悠邈不能到。客中更作客,此意將誰告。妻兒重相別,更語各善保。蛩鳴幽砌苔,馬齕荒原草。深羨田中人,春禾復囷藁。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詹尚書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樹圖寄徐大參復初仍寄以詩因次其韻。元代。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群史六經那輟誦,萬言九制不操觚。場中策對三千字,天上名傳第幾臚。匹馬春風行隴華,雙旌夜月過延鄜。煌煌肘后懸金印,濟濟腰間綰玉符。中部琴堂思撫字,上饒鈴閣聽傳呼。溪山冰玉平安好,錦繡文章世代無。童子何知親較藝,老儒猶幸借噓枯。九年已喜陪高義,一見真如謁大巫。南極星辰光照室,重陽時節慶垂弧。芳馨杳藹羅椿桂,翠碧交加映竹梧。珠玉未須辭瓦礫,蘋蘩非敢薦潢污。壽觴欲折黃花泛,不與陶潛共酒徒。
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宋代。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林海蕩、綠云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訪煉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鐘魚琳宇。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饑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艦空灘,角聲吹暮雨。
新秋雨霽宿王處士東郊。唐代。馬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云月深。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