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南鄉子·乘彩舫。五代。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乘著五彩畫舫,經過蓮花池塘,船歌悠揚,驚醒安睡的鴛鴦。滿身香氣的少女只顧依偎著同伴嫣然倩笑,這些少女個個姿態美好,她們在嬌笑中折起荷葉遮擋夕陽。
南鄉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此作前三句押下平七陽韻,后三句押十八嘯韻。
彩舫(fǎng):畫舫,一種五彩繽紛的船。
棹(zhào)歌:行船時所唱之歌。
游女:出游的女子。帶香:一作“帶花”。
窈(yǎo)窕(tiǎo):姿態美好。
團荷:圓形荷葉。晚照:夕陽的余暉。
參考資料:
1、(后蜀)趙崇祚 .花間集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5 :177 .
《南鄉子·乘彩舫》這首令詞,當作于十世紀初,是李珣前期的作品。李珣東游粵地時,共作有《南鄉子》詞17首,描繪南國水鄉的風土人情,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濃厚的民歌風味。這是其中的一首。
參考資料:
1、胡中行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223-224 .
這首令詞,是作者前期的作品。李珣共有《南鄉子》詞17首,描繪南國水鄉的風土人情,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濃厚的民歌風味。這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南國水鄉少女的一個生活片斷,寫春女游蓮塘,觸景生情,相與戲謔,煞是動人。
前三句:“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睂懘号紊徧?。
春日里,芰荷滿塘,碧水淥波,晴空夕照,景色融融。一群少女乘坐著彩飾華麗的游船,悠然地蕩著槳兒,信船而游。她們陶然自樂,和棹而歌,一派優雅靜謐的氣象,令人沉醉。無意之中,那悠揚的歌聲驚動了蓮葉間沉睡的鴛鴦。這一來,則打破了那寧靜的局面,勾起了春女們的綺思遐想,逗出無限情趣,引出了下文。
常言道:哪個少女不懷春!后三句正是游女們觸景生情、敞露春心之態。
“游女帶香偎伴笑”一句,緊承“驚起睡鴛鴦”而來,工筆繪出一幅少女喜春圖。游女們驚動了結伴而居的鴛鴦,而鴛鴦又震顫了少女的春心,憧憬著幸福的愛情?!皫恪币舱撸o人以“含辭未吐,氣若幽蘭”的感受,是對妙齡少女的真實寫照。她們看看眼前偶居不離的鴛鴦,想著心上的人兒,彼此心照不宣,只是依偎在女伴身上出神,憑借著嫣然倩笑,流露出心底里的柔情蜜意,散發出少女的幽香,沁人肺腑。
沉浸在追味甜美愛情之中的少女們,一個比一個地嬌羞艷麗,在一首短短的小詞中,不允許逐個描狀。虧作者想得出“爭窈窕”一句,盡寫出懷春少女的嬌美。給讀者留下無窮想象,
少女們的異樣情態,可能引起了其他游人的注目,覺得難以為情。她們羞中生智,急忙從水中采摘下一片圓圓的荷葉,以遮擋夕陽的照射為防身,避開游人的圍觀,只自己消受那向往愛情的甜蜜滋味兒。“競折團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畫出少女們活潑的舉止,也揭示出她們害羞的神態。燦爛的陽光、綻綠的團荷與羞紅的臉龐構成了一幅鮮亮美妙的畫面。
這首小令,繪出一幅活潑俏麗的風俗畫,卷面絢麗而明快,狀景則景致秀美,狀人則形神兼備,更兼妙語傳神,麗而不妖,艷而能質,頗得民歌韻味。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恭謁孝陵。清代。顧炎武。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圣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鄰。卜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江水縈丹闕,鐘山擁紫宸。衣冠天象遠,法駕月游新。正寢朝群后,空城走百神。九嵏超嵽嵲,原廟逼嶙峋。寶祚方中缺,災精且下淪。郊坰來獵火,苑籞動車塵。系馬神宮樹,樵蘇御道薪。巋然唯殿宇,一望獨荊榛。流落先朝士,間關絕域身。干戈逾六載,雨露接三春。患難形容改,艱危膽氣真。天顏杳靄接,地勢郁紆親。尚想初陵制,仍詢徙邑民。因山皆土石,用器不金銀。紫氣浮天宇,蒼龍捧日輪。愿言從鄧禹,修謁待西巡。
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明代。莊昶。 一官老許向南京,遁卦同人萬古情。迂闊自知無一用,祗能開眼看升平。
抱膝吟。。于石。 治亂古來有,英雄今豈無。人情云聚散,世態草榮枯。事定見天理,時艱識丈夫。山川渺何許,煙雨暗平蕪。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古言了無驗,社公飲舊水。豈其世俗移,難復論常理。里門分內竟,誰記戊與己。詰朝始霡霂,漸作霈然喜。破靴行荒園,沙泥濡足指。蕉扇戴頭歸,聲類釣蓬底。有田谷不登,無田吾何恥。荷鋤蒔蔬者,告謂土潤咫。芙蓉一二開,紅蓼亂紛委。木落樓閣出,風物甚清美。偶茲樽酒具,小醉亦可爾。土木愚頑姿,頹然隱吟幾。天地萬古悠,微躲一稊蟻。區區曷足云,后當知此士。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