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三五七言

    三五七言朗讀

    秋風(fēng)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譯文

    秋風(fēng)凌清,秋月明朗。

    風(fēng)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友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jié),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

    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注釋

    落葉聚還(huán)散:寫落葉在風(fēng)中時而聚集時而揚散的情景。

    寒鴉:《本草綱目》:“慈鳥,北人謂之寒鴉,以冬日尤盛。”

    絆(bàn):牽絆,牽扯,牽掛。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57 .

    2、梅影三疊 .人生自是有情癡——古典詩詞之寸縷相思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12 :15-16 .

    三五七言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篇言情之作。根據(jù)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此詩當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認為此詩是早于李白的鄭世翼所作,但反對者多。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57 .

      此詩寫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jīng)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此情此景,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fēng)、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nèi)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此詩的體式許多人認為很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趙翼的《陔余叢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詩起于李太白:‘秋風(fēng)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劉長卿《送陸澧》詩云:‘新安路,人來去。早潮復(fù)晚潮,明日知何處?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宋寇萊公《江南春》詩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遠,斜日沓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詞牌的淵源關(guān)系。南宋鄧深曾依此調(diào)式填寫詞作,名為“秋風(fēng)清”。清人還把李白這首詩當作是一首創(chuàng)調(diào)詞而收入《欽定詞譜》,云:“本三五七言詩,后人采入詞中。”

      此詩只題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詩歌內(nèi)容主題,可知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滿足全篇兩句三言、兩句五言、兩句七言的體式要求就能成詩了。可以說,詩題中已經(jīng)包含了明確的詩體形式內(nèi)涵。嚴羽的《滄浪詩話》中的“詩體”一章就說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終以七言,隋世鄭世翼有此詩:‘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郭紹虞先生校釋曰:“滄浪所謂鄭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據(jù)。案《詩人玉屑》無‘秋風(fēng)清’以下各句,以從《玉屑》為是。‘秋風(fēng)清’云云,見《李太白集》,當是李作。”

      但李白這首詩也不能算是創(chuàng)體之作,因為初唐時僧人義凈作有一首《在西國懷王舍城》,此詩因其體式特征而名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變體,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藝術(shù)》中論證義凈詩為“唱和之作”。李白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與其他詩人的“唱和詩”。“三五七言”是對所酬和詩歌格式的限制,這是一個“總題”,眾人在具體創(chuàng)作時可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再命一個相應(yīng)的詩題。

      此詩即使不是創(chuàng)體之作,也是李白最終確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為一種獨特的曲辭格甚至成為一種時興詩體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他借鑒和總結(jié)了許多人應(yīng)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經(jīng)驗,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辭創(chuàng)作中靈活運用此類格式的實踐體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現(xiàn)出“哀音促節(jié),凄若繁弦”(《唐宋詩醇》卷八)的藝術(shù)魅力。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惡名辨正可無疑,已有金華學(xué)士題。寄語往來荊廣客,鬼門關(guān)在郁林西。

    ()
    釋妙聲

    闔閭城西佳氣深,青天翡翠斲千岑。臺荒不見麋鹿跡,日落空聞樵牧音。

    吳王宮殿絕壁下,隋朝城郭清湖陰。登高吊古意不盡,惟有沙鷗知我心。

    ()

    玉臂展清輝,輕紋熨柔翠。不道香汗流,道是湘君淚。

    ()
    梁成楠

    襄陽風(fēng)景遜江南,天意存留米老庵。問月仙人知有意,如公翰墨許成三。

    ()

    若不坐禪銷妄想,即須行醉放狂歌。
    不然秋月春風(fēng)夜,爭那閑思往事何。

    ()

    領(lǐng)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武侠古典久久婷婷狼人伊人|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欧美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国产伊人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久久久女人与动物群交毛片|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