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三五七言

    三五七言朗讀

    秋風(fēng)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

    譯文

    秋風(fēng)凌清,秋月明朗。

    風(fēng)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友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jié),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

    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永遠(yuǎn)的相思永遠(yuǎn)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dāng)初就不要相識。

    注釋

    落葉聚還(huán)散:寫落葉在風(fēng)中時而聚集時而揚(yáng)散的情景。

    寒鴉:《本草綱目》:“慈鳥,北人謂之寒鴉,以冬日尤盛。”

    絆(bàn):牽絆,牽扯,牽掛。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57 .

    2、梅影三疊 .人生自是有情癡——古典詩詞之寸縷相思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12 :15-16 .

    三五七言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篇言情之作。根據(jù)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此詩當(dāng)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認(rèn)為此詩是早于李白的鄭世翼所作,但反對者多。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57 .

      此詩寫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jīng)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此情此景,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fēng)、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nèi)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此詩的體式許多人認(rèn)為很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趙翼的《陔余叢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詩起于李太白:‘秋風(fēng)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劉長卿《送陸澧》詩云:‘新安路,人來去。早潮復(fù)晚潮,明日知何處?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宋寇萊公《江南春》詩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遠(yuǎn),斜日沓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詞牌的淵源關(guān)系。南宋鄧深曾依此調(diào)式填寫詞作,名為“秋風(fēng)清”。清人還把李白這首詩當(dāng)作是一首創(chuàng)調(diào)詞而收入《欽定詞譜》,云:“本三五七言詩,后人采入詞中。”

      此詩只題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詩歌內(nèi)容主題,可知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滿足全篇兩句三言、兩句五言、兩句七言的體式要求就能成詩了。可以說,詩題中已經(jīng)包含了明確的詩體形式內(nèi)涵。嚴(yán)羽的《滄浪詩話》中的“詩體”一章就說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終以七言,隋世鄭世翼有此詩:‘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郭紹虞先生校釋曰:“滄浪所謂鄭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據(jù)。案《詩人玉屑》無‘秋風(fēng)清’以下各句,以從《玉屑》為是。‘秋風(fēng)清’云云,見《李太白集》,當(dāng)是李作。”

      但李白這首詩也不能算是創(chuàng)體之作,因為初唐時僧人義凈作有一首《在西國懷王舍城》,此詩因其體式特征而名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變體,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藝術(shù)》中論證義凈詩為“唱和之作”。李白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與其他詩人的“唱和詩”。“三五七言”是對所酬和詩歌格式的限制,這是一個“總題”,眾人在具體創(chuàng)作時可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再命一個相應(yīng)的詩題。

      此詩即使不是創(chuàng)體之作,也是李白最終確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為一種獨(dú)特的曲辭格甚至成為一種時興詩體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他借鑒和總結(jié)了許多人應(yīng)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經(jīng)驗,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辭創(chuàng)作中靈活運(yùn)用此類格式的實踐體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現(xiàn)出“哀音促節(jié),凄若繁弦”(《唐宋詩醇》卷八)的藝術(shù)魅力。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何偁

    清溪一百曲,洗我心無塵。

    日影上汀渚,桂香襲衣巾。

    ()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jié)。孤枝復(fù)危絕。

    ()
    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fù),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

    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伊人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久久久久国产|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欧洲性大片xxxxx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久久久WWW成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久AV老熟妇色|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