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朗讀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譯文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仿佛已經三更。這時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里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于我自己,什么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鉆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釋

    東坡:在湖北黃岡縣東。蘇軾謫貶黃州時,友人馬正卿助其墾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間。

    聽江聲:蘇軾寓居臨皋,在湖北黃 縣南長江邊,故能聽長江濤聲。

    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竟逐鉆營。

    夜闌:夜盡。

    縠紋:比喻水波細紋。縠,縐紗。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有時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這就是此詞的創作背景。

    參考資料:

    1、高原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40-643

    2、李靜 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 .北京:華文出版社 ,2009:248

    上片賞析

      這首詞作于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后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展現了作者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仿佛三更”,“仿佛”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接著,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片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片賞析

      下片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嘆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

      以上兩句精粹議論,化用莊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之言,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嘆。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游,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征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后,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復雜的人生觀中,由于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余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朗讀
    ()

    猜你喜歡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
    弘歷

    積素流光映彩鐙,上元今歲景偏增。若論春雪如春雨,便慶食升有四升。

    ()

    冊子澄霜氣,沿江木葉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云。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
    陳振家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久久国产视频99电影|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请|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伊人|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