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晞向晚,簾幕風輕,小院閑晝。翠逕鶯來,驚下亂紅鋪繡。倚危墻,登高榭,海棠經雨胭脂透。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
倦游燕、風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憶高陽,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舊。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
倦尋芳慢·露晞向晚。宋代。王雱。 露晞向晚,簾幕風輕,小院閑晝。翠逕鶯來,驚下亂紅鋪繡。倚危墻,登高榭,海棠經雨胭脂透。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倦游燕、風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憶高陽,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舊。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
王雱,字元澤,王安石之子。他的這首《倦尋芳慢》是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小詞,傳為戲作。不過,這首詞詠春愁,寫得嫵媚動人,不亞于當行之作。
起拍三句為抒情主人公勾勒了一個具體環境,時間是春季的一個白晝,地點是閑靜的小院。“向晚”,說明天還未到傍晚,由“露晞”可知,還下過一陣微雨。晞,干燥之意。《詩·秦風·蒹葭》“白露未晞”,是說葦叢中還有露珠的閃光。這里則說快到傍晚的時候,花木的水露已經干了,和風輕輕地吹拂著簾幕,庭院里顯得非常幽靜。“閑晝”說明環境沉寂,又因為下過雨,氛圍就更加清幽。接著寫小院景致:翠徑落紅與著雨海棠。通幽小徑,青草勻鋪,經雨沖洗,碧綠如翠,故曰“翠徑”。雨停云霽,黃鶯飛來,枝上經雨的花瓣繽紛下落,綠徑點綴上落紅,色彩斑斕,猶如織錦蓋地,故曰“鋪繡”。此處聯想巧妙,用筆工致,著一“驚”字,把花與鳥關聯起來,使景物變活,極具匠心。海棠經雨,花色變得緋紅,猶如美女搽上胭脂,更為艷冶動人。這里寫海棠盛開,紅色浸透了每個花瓣。“胭脂透”三字,說明經雨的海棠已經開放到最鮮艷最鼎盛的時刻,也暗寓盛極而衰,即將轉向凋落的消息。“亂紅鋪繡”,“海棠經雨胭脂透”,都寓有感春嘆春的情愫,為下文收束到嘆春伏了暗線。
“算韶華”三句,以“算”字領起,略略點明題意。韶華,美好的年華,此指春光。因循,等閑、隨意、輕易之意,過了清明,春光將盡。這里,“算”、“又”急促相承,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惋。
換頭幾句,以“倦游燕”起。“燕”通“宴”,說春來懶事游宴。雖然時是“好景良辰”,景是“風光滿目”,只因無人攜手同樂,于游燕之事就意懶情倦了。“誰共”二字反詰,意即無人與共。以下再用“恨”字承接,進一步形容春愁之深。“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本意只是說一春常愁中。“兩眉長斗”,形容因愁苦而雙眉緊鎖的樣子。詞巧用“榆錢買斷”為說。榆樹早春未生葉時先開花,果實不久成熟,名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
因“錢”之稱而得“買”字意,又榆錢早春即見,幾與春光同起訖。“買斷”即買盡,自有榆錢以來,所“買”得者是“兩眉長斗”,則其一春之不歡,至此已曲折寫出。以下“憶高陽,人散后”,似轉仍承,申上“游燕誰共攜手”意。《史記·酈生列傳》:“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縣中皆謂之狂生。”他見劉邦時,自稱“高陽酒徒”。“高陽”之“人”,即指游燕時的狂朋怪侶。酒侶星散,又值“落花流水”的春暮,其愁悶之情可知。說的是前一年的事,故曰“憶”,而這年亦復如是,故曰“仍依舊”。春光如彼,情懷如此,總因春色雖好,無共游賞之人,以至因循過去。不特于春為孤負,于人亦增愁。故煞拍三句:“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以說一春之愁,比“買斷兩眉長斗”又進一步,總收全文。
這首詞由景及情,上片景中有情,下片以情帶景,筆鋒細膩,用語婉媚,韻致翩翩,堪稱青年詩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澤,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文學家,道學、佛學學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之子。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
王雱。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澤,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文學家,道學、佛學學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之子。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贈抱麻劉舍人。唐代。貫休。 郡政今良吏,門風古縉紳。萬年唐社稷,一個哭麻人。憤烈身先死,敷揚氣益貞。天乎資大寶,泰矣見忠臣。得罪鐘多故,投荒豈是迍。玉寒方重澀,松古更青皴。鵬cR寧唯白,龍多豈止荀。道孤梳有雪,恩重淚盈巾。喻蜀須憑草,成周必仗仁。三峰宵旰切,萬里渥恩新。賦鵩言無累,依劉德有鄰。風期仁祖帽,鼠訝史云塵。禪叟知何幸,玄談有宿因。雙溪逢陸海,荊渚遇平津。落日愁聞笛,何人為吐茵。生徒希匠化,寰海仰經綸。疾愈蟬聲老,年豐雨滴頻。劉虬師弟子,時喜一相親。
把釣。。曹玘。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范蠡傳。好與直鉤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湘春夜月 苦雨寄悶。近現代。周岸登。 暗銷魂。半窗蕉雨黃昏。早又畫角吹殘,三弄落譙門。欲向桂叢輕訴,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更素娥暝泣,鮫絲玉箸,難剪愁根。檐花滴碎,離情似夢,搗夢如塵。小閣籠寒,空佇想、夕篝熏罷,香篆秋痕。瓊簫恨遠,問甚時、重見真真。待后夜,定懷中掌上盈盈,喚起同款芳尊。
海幢寺。。李符清。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見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遙。小艇呼蜑人,駕以木蘭橈。僧雛解好事,為我茶瓜要。入門優曇香,花雨氤氳飄。長林蔽修景,天籟鳴刁調。塔鈴語云何,如聽風過簫。比邱三五輩,宴坐圍松寮。一聞梵唄宣,余聲靜不囂。俄頃鏗華鐘,汩起滄江潮。馮夷跋浪舞,靈怪爭來朝。神魚似銜珠,鮫人或獻綃。所過皆殊境,頓覺心神超。始知青蓮宇,變幻非意料。棲棲塵土中,無乃同鷦鷯。
擷芳詞 秋柝。清代。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更籌永。銀釭冷。欲眠無寐聲聲警。山城角。街檐落。鳴雞相和,暮蛙頻學。閣。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