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人買履。先秦。韓非。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測量好自己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最后鄭國人沒能買到鞋子。
有人問他說:“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腳去試一試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春秋時代鄭國,在現(xiàn)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欲:將要,想要。
者:(怎么樣)的人。(定語后置)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動詞)
而:順承連詞 意為然后
置: 放,擱在。(動詞)
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其:他的,指鄭人的。(代詞)
坐:通“座”,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前往。(動詞)
操:拿、攜帶。(動詞)
已:已經(jīng)。(時間副詞)
得:得到;拿到。
履:鞋子,革履。(名詞)
乃:于是(就)
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動詞)
度(dù):量好的尺碼,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名詞)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罷:引申為散了,完結(jié)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jīng)解散。
遂:于是。
曰:說。
寧(nìng):副詞。寧可,寧愿。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吾:我。
市罷:集市散了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這個鄭國人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了笑柄。而現(xiàn)實(shí)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只懂死守教條而不懂變通的人,可能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的確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fā),不從實(shí)際出發(fā);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shí)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dāng)然就要僵化,行動就容易碰壁。
韓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韓非。 韓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xì)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dāng)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fēng)。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yīng)須見寶公。
席上聞歌分韻。明代。韓邦靖。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靜來疑近,風(fēng)回去轉(zhuǎn)賒。朱樓在縹緲,空復(fù)側(cè)烏紗。
偶作。宋代。連文鳳。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fèi)摩挲。
謝阮幾圣惠大蟹。宋代。郭祥正。 感君風(fēng)誼我何堪,問遺時時過草庵。今歲未知霜蟹美,一餐還似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