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世事已黃發,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
去蜀。唐代。杜甫。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世事已黃發,殘生隨白鷗。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
我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時間,其中有一年是在梓州度過的。
豈料兵荒馬亂,關山交通阻塞,我為什么反要遠赴瀟湘做客呢?
回顧平生萬事,一無所成卻已經年老,余生只能像江上白鷗一樣漂泊。
國家安危大計自有當政大臣支撐,我這個不在其位的人何須枉自老淚長流呢!
去蜀:將離蜀,作詩總結幾年的漂泊生涯,故為此題。蜀,廣義指四川,此詩專指成都。
蜀郡:秦滅古蜀國,始置蜀郡。漢仍其舊,轄境包有今四川省中部大部分,治所在成都。此指成都。杜甫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初借居成都草堂寺,后移居新建之草堂,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五月離蜀,前后共六年,期間有一年多流寓梓州、閬州等地,在成都前后合計約五年。
梓州:四川三臺,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梓潼郡為梓州。
如何:猶豈料。關塞:邊關;邊塞。
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二水是湖南境內兩條重要河流,此泛指湖南地區。
世:一作“萬”。黃發:年老。
殘生:殘余的歲月、生命。
大臣:泛指朝廷掌權者。
不:一作“何”。
《去蜀》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這年四月,杜甫的朋友劍南節度使兼成都府尹嚴武去世,他在蜀中失去依靠,于五月離開成都,乘船東下,寫了這首以“去蜀”為題的詩。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86-288
此詩首聯“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是說詩人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時間,其中一年還是在梓州(四川三臺)度過的。頷聯“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意思是說:當前到處兵荒馬亂,關山交通阻塞,我為什么反要遠赴瀟湘作客呢?這是以設問的語氣表達難言的隱衷,是問自己,也是問一切關心他的親友。言下之意是自己是知道時局如此紛亂不宜遠行的,表隱衷而出以設問,無奈與憤激之情自見。在嚴武當政時期,為了照顧詩人貧困生活,曾表薦他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但詩人性忠直難被群僚所容,時受譏諷,因此不久堅決辭職歸草堂。嚴武在世時尚且如此,此時他人亡職歇,更待不下去了。暗示此去原非本意乃是迫不得已。詩人前往,因為那邊有可以投靠的親友故舊,如舅父崔偉,朋友韋之晉、裴虬等人。
頸聯說:回顧平生萬事,一無所成,可頭上發絲已由白轉黃,表明身衰體弱之極;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難測,只能以抱病殘生像江上白鷗一樣到處飄泊了。這是在去意已決之后,撫今追昔的感慨,“去蜀”之舉更顯其悲。困苦生涯,莫此為甚,不能不悲憤交集,“黃發”、“白鷗”聯成對仗,表示行廉志潔如故,決不肯為窮困改節。由此結出尾聯的反語。尾聯說:國家安危的大計,自有當政的王公大臣支撐,我這個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須杞人憂天,枉自老淚長流呢!表面是在負氣說話自我解脫,其實是位卑憂國的肺腑之言。明知這班肉食鄙夫只會以權謀私,承擔不起國家頂梁柱的重任,而自己“致君堯舜”的理想久遭扼殺,國之將覆,不能不悲。寄忠誠憂國之思于憤激言辭之內,感人的力度更見強烈。清人蔣士銓有詩贊杜甫云:“獨向亂離憂社稷,直將歌哭老風塵。”(《南池杜少陵祠堂》)指的正是這位詩圣的高尚情操。
這首四十個字的短小五言律詩,總結了詩人在蜀五年多的全部生活,筆調堪稱恢宏寥闊。而此詩尾聯用激切語言所寄托的深于憂患不忘國難的赤誠丹心,更是一篇精髓所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登姑蘇臺。宋代。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錦園 其二。宋代。喻良能。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憶昨行和張十一。唐代。韓愈。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起舞先醉長松摧。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雷。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伾文未揃崖州熾,雖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今君縱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劚磨塵埃。殃消禍散百福并,從此直至耇與鮐。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
小游仙七首 其七。宋代。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