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過陳琳墓

    過陳琳墓朗讀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譯文

      過去曾在史書上拜讀過陳琳的文章,今天在飄流蓬轉的生活中又正好經過他的墳墓。陳琳靈魂有知,想必會真正了解我這個飄蓬才士吧。我是空有蓋世超群之才而不逢識才用人之主,只有白白地羨慕能受到曹操重用的陳琳了。陳琳墓前的石麟已經埋沒在萋萋荒草之中,而重用陳琳的曹操,其生前所建的銅雀臺大概也只能對著暮云愈顯其荒涼了。生不逢時啊,只能棄文就武,持劍從軍。想到這些,讓人不禁臨風惆悵,倍加哀傷。

    注釋

    陳琳: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采納;后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后,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

    霸才:猶蓋世超群之才。

    “欲將”句:意謂棄文從武,持劍從軍。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09-1111 .

    過陳琳墓創作背景

      陳琳墓址在今江蘇省邳州市。這首詩當作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時溫庭筠東下江淮,過陳琳墓有感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693-694

      這是一首詠懷古跡之作。表面上是憑吊古人,實際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陳琳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采納;后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后,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這首詩就是憑吊陳琳墓有感而作。

      開頭兩句用充滿仰慕、感慨的筆調領起全篇,說過去曾在史書上拜讀過陳琳的文章,今天在飄流蓬轉的生活中又正好經過陳琳的墳墓。古代史書常引錄一些有關軍國大計的著名文章,這類大手筆,往往成為文家名垂青史的重要憑借。“青史見遺文”,不僅點出陳琳以文章名世,而且寓含著歆慕尊崇的感情。第二句正面點題。“今日飄蓬”四字,暗透出詩中所抒的感慨和詩人的際遇分不開,而這種感慨又是緊密聯系著陳琳這位前賢來抒寫的。不妨說,這是對全篇主旨和構思的一個提示。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頷聯緊承次句,“君”、“我”對舉夾寫,是全篇托寓的重筆。詞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陳琳;識,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說,陳琳靈魂有知,想必會真正了解“我”這個飄蓬才士吧。這里蘊含的感情頗為復雜。其中既有對自己才能的自負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異代同心的意思。紀昀評道:“‘應’字極兀傲。”這是很有見地的。但卻忽略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這就是詩句中所蘊含的極沉痛的感情。詩人在一首書懷的長詩中曾慨嘆道:“有氣干牛斗,無人辨轆轤(即鹿盧,一種寶劍)。”他覺得自己就像一柄氣沖斗牛而被沉埋的寶劍,不為世人所知。一個杰出的才人,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賢身上,正反映出他見棄于當時的寂寞處境和“舉世無相識”的沉重悲慨。因此,“應”字便不單是自負,而且含有世無知音的自傷與憤郁。下句“霸才”,猶蓋世超群之才,是詩人自指。陳琳遇到曹操那樣一位豁達大度、愛惜才士的主帥,應該說是“霸才有主”了。而詩人自己的際遇,則與陳琳相反,“霸才無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寫照。“始憐君”的“憐”,是憐慕、欣羨的意思。這里實際上暗含著一個對比:陳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無主”的對比。正因為這樣,才對陳琳的際遇特別欣羨。這時,流露了生不逢時的深沉感慨。

      腹聯分承三、四句,從“墓”字生意。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遙想。年深日久,陳琳墓前的石麟已經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顯出古墳的荒涼寥落。這是寄托自己對前賢的追思緬懷,也暗示當代的不重才士,任憑一代才人的墳墓蕪沒荒廢。由于緬懷陳琳,便進而聯想到重用陳琳的曹操,想象到遠在鄴都的銅雀臺,想必也只剩下荒涼的遺跡,在遙對黯淡的暮云了。這不僅是對曹操這樣一位重視賢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對那個重才的時代的追戀。“銅雀荒涼”,正象征著一個重才的時代的消逝。而詩人對當前這個棄賢毀才時代的不滿,也就在不言中了。

      文章無用,霸才無主,只能棄文就武,持劍從軍,這已經使人不勝感慨;而時代不同,今日從軍,又焉知不是無所遇合,再歷飄蓬。想到這里,怎能不臨風惆悵,黯然神傷呢?這一結,將詩人那種因“霸才無主”引起的生不逢時之感,更進一步地表現出來了。

      全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琳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青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文采斐然,寄托遙深,不下李商隱詠史佳作。就詠懷古跡一體看,不妨視為杜甫此類作品的嫡傳。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溫庭筠朗讀
    ()

    猜你喜歡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

    去年愁里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里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后挽復前推。

    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

    ()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

    ()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

    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伊人色综合久久| 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