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恨誰云短,綿綿豈易裁。半年眉綠未曾開。明月好風閑處、是人猜。
春雨消殘凍,溫風到冷灰。尊前一曲為誰哉。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
南歌子·感舊。宋代。蘇軾。 寸恨誰云短,綿綿豈易裁。半年眉綠未曾開。明月好風閑處、是人猜。春雨消殘凍,溫風到冷灰。尊前一曲為誰哉。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
誰說愁緒太短,連續不斷沒有辦法剪斷。半年來,雙眉緊皺沒有展開過,只有明月清風陪伴著你,任何人也無法猜透你的心情。
春雨融化了冰凍,暖風吹走了冷灰。對著美酒,一首曲子為誰唱?有心保留一首沒有唱完的曲子等著你到來。
南歌子:詞牌名。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鳳蝶令》等。有單調、雙調兩體。雙調又有平韻、仄韻兩體。宋人多用平韻體,此詞用平韻體。
寸恨:輕微的愁悵。
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豈易:難道容易。裁:剪斷。
眉綠:深色的眉。眉,女子的代稱,這里系指同安君王閏之。
閑處:僻靜的地方。
是人:人人,任何人。猜:猜疑。
殘凍:尚未消除的冬寒。
溫風:和暖的風。冷灰:冷灶。這里代指貧苦生活。
尊前:對飲酒場面。
留取:保存。一拍:一首吟詠曲子。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537-539.
2、于培杰,孫言誠.蘇東坡詞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年:258260
宋神宗元豐二年(1080年)十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刑滿釋放后,被貶居黃州。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二月,蘇軾到達黃州,該詞是蘇軾在黃州懷念妻子王閏之所作。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537-539.
上片以景情相生與滲入意念之筆,傳達了蘇軾與王閏之雙雙思念之心態。“寸恨云誰短,綿綿豈易裁?”點化運用了韓愈《感春五首》“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和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詩句,將雙方隱隱的恨悵和連續不斷、無法剪斷的情絲吐于字里行間。“半年眉綠未曾開”,是說宋神宗元豐二年八月,蘇軾入獄離開王閏之,十二月二十六日獲釋。第二年二月一日到達貶所黃州,正好是半年時光。已經虛驚了一場的王閏之,這半年的愁眉怎么能展開。“明月好風閑處,是人猜”,寫王閏之僻居一偶,只有明月、清風作伴,任何人也無法猜透她此時此刻思夫的心情。一個“猜”字,將王閏之思夫的心態傳達得十分貼切。
下片以景融情與回味之筆,似夢非夢地追尋“寸恨”與綿情欲剪斷之心緒。“春雨消殘凍,溫風到冷灰”,殘凍被春雨消融,冷灶被溫風暖復。通過這一對偶句所寫自然界的變化,寓隱著王閏之面臨著的將是良辰美景。“尊前一曲為誰哉”透過一層,反襯出昔日夫妻對酒當歌而今定有回報的新情滋生。“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再進深一層,回到眼前,蘇軾將用保存著的那尚未吟詠完的一曲歡歌迎接你的到來。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中旬,蘇轍乘船送嫂嫂,五月底到達黃州,蘇軾與王閏之團聚。“寸恨”、綿情終于裁縫,夢幻變成現實。正是“別來音信全乖,舊期前情堪猜。”(宋代歐陽修《清平樂·小庭春老》),頗有新奇巧妙、余音繞梁之藝術效果。
全詞運用景與情、意念與感觸、夢幻與現實交融手法,把蘇軾與妻子王閏之的綿綿恩愛與忠貞不渝之情熔鑄于字里行間。較之蘇軾以前所寫的懷念前妻王弗的《一斛珠·洛城春晚》毫不遜色,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即事。元代。黃溍。 南陌東阡草色齊,愔愔門巷客來稀。受風燕子輕相逐,著雨楊花濕更飛。綠樹無言春又盡,紅塵如霧手頻揮。浮生莽莽吾何計,獨立看云竟落暉。
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素友快遞蟹笥,地址有誤幾未果收,仍倚前調。。幻廬。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子期心。為迷三徑一時尋。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紅棉寺次韻。清代。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寧皇御舟。宋代。黃洪。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