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江行無題一百首·其四十三。唐代。錢珝。 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戰爭過后那余下火灰猶存,遭兵洗劫只剩幾戶窮人家。
拂曉之時江面上無人爭渡,寒氣襲人向沙灘殘月西沉。
江行無題:錢珝的《江行無題》共一百首,寫了詩人沿江而行時的所見所聞,也寫了詩人的感想。這首詩是第四十三首。
余燼:指兵災之后殘存的東西。
《江行無題》組詩作品是作者被貶為撫州司馬赴任途中所作。晚唐朝庭政治黑暗,社會動亂不寧。當時,楊行密與朱全忠等在長江一帶混戰,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詩人對混戰的軍閥十分痛恨,有感而作這組詩。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05-106
作者對軍閥所進行的戰爭持否定批判的態度,對遭受戰爭之苦的人民懷著深厚的同情。這首詩描寫了遭戰火洗劫后江邊江面荒涼破敗的景象。
在這首詩描繪的畫面中有兩組鏡頭:一是兵火過后只剩下幾戶人家的窮村;一是拂曉之時,在殘月余輝籠罩之下無人爭渡的冷清的江面。詩一開始便點出了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兵火”。“有余燼“三字,說明這場“兵火”剛剛燒過。這首詩的第二句具體的表現了兵火燒過之后的景象,兵火給人們帶來的后果。平時,村落雖然貧窮,但不會只有“數家”。戰爭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使無數人流離失所,逃往他鄉,“貧村”才剩下了“數家”,是戰爭造的罪孽。一個“才”字表現了詩人痛恨戰爭的感情,也表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災難深重的程度。這首詩的第二組鏡頭境界開闊,但情調凄涼悲苦。平時,一在拂曉之時,江面上是百舸爭流,游人爭渡的景象,而此時,在兵火過后,江面上沒有了“爭渡”的情景,只有那兵火無法燒到的“殘月”落向那兵火燒不著“寒沙”。這些描寫,蘊含羞人民的苦難,深寓著詩人的感情。
這首詩主要的藝術特點就是由兩組畫面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反戰的主題,詩人對此爭及戰爭發動者的憎恨和對人民的同情都是從這里表現出來的。由于在詩中詩人以客觀抒情詩人的姿態出現,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詩境、詩情具有冷靜的客觀真實性,從而加強了詩歌的感染力。這首詩語言通順流暢,短短四句小詩,描繪出眾多的形象,語言的概括力是很強的。
錢珝( xǔ許),字瑞文,吳興人,吏部尚書徽之子, 錢徽之孫, 善文詞。 ...
錢珝。 錢珝( xǔ許),字瑞文,吳興人,吏部尚書徽之子, 錢徽之孫, 善文詞。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唐代。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階下貔虎士,幕中鹓鷺行。今我忽登臨,顧恩不望鄉。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時命難自知,功業豈暫忘。蟬鳴秋城夕,鳥去江天長。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明代。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夜宿劉將軍園亭 其二。清代。申涵昐。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蝶戀花·將去揚州重至湖上作。。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蘆花替我頭如雪。終古雷塘流未歇。杜牧三生,前事憑誰說。后日風帆天畔葉。夢魂應踏揚州月。
夢覺聞香。元代。方回。 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閑。只堪娛老圃,焉用訪名山。鄰屋曉舂急,客床鄉夢還。江天啼鴃處,殘月幾回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