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
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
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唐代。岑參。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
人到三十才得個一命官,仕宦的念頭快要消磨完。
自憐沒有什么祖傳家業,總不敢嫌棄這微小的官。
澗水吞沒了采樵的小路,美麗的山花醉倚在藥欄。
只因為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負這根釣魚竿。
高冠:長安西部的高冠峪,因山內石帽峰恰似巨人頭戴高帽故名,有著名的高冠瀑布,岑參曾在此隱居耕讀十載。
一命:最低等的官職。周代的官秩為九命,一命最低。《左傳·昭公七年》:“三命茲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岑參初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職位低微。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闌:盡,殘。
自憐:自傷;自我憐惜。漢王褒《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舊業:祖傳家業。
微官:小官。
澗水:指從高冠峪流過的溪水。樵路:打柴人走的小路。
藥欄:芍藥之欄。泛指花欄。
五斗米:指官俸。
漁竿:釣魚的竹竿。此處作垂釣隱居的象征。
參考資料:
1、謝楚發 .高適岑參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151-152 .
岑參早年喪父,二十歲時,隨兄至長安,求仕不成。他便隨兄長在的高冠峪中,置業并建起了簡陋的別墅草堂。天寶三年(744年),三十歲的岑參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運不順,經吏部試后,僅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這樣的小官,他非常失望。于是作了這首《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首聯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機會,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個官做,感慨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經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從八品,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工作刻板瑣碎。這對隱居耕讀十載的岑參來說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闌”,做官的念頭消磨殆盡。
但失望歸失望,因為家無產業,詩人還是不敢對這來之不易的小小官職有不屑之意。在這里,岑參流露出對其初授官職不那么感興趣,從官職的卑微來說,本不屑為之;可是為生活所迫,卻不敢以此為恥。其無可奈何的心態,躍然紙上。
第三聯寫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吞”、“醉”。前者寫出了谷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態,后者寫出了山花裝點藥欄、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態,從而表達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留戀。
尾聯“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兩句用典。“五斗米”不是指實數,而是一種修辭手法——夸張,即言其少,意思是指“俸祿微薄”。這是用東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除了這首詩之外,岑參還在多首詩中用了這個典故,如“看君五斗米,不謝萬戶侯”(《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久別二室間,圖他五斗米”(《峨眉東腳臨江聽猿懷二室舊廬》);“五斗米留人,東溪憶垂釣”(《衙郡守還》)。此詩結尾二句運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辭手法,很生動的寫景,同時暗喻詩人為了微薄的官祿不得不割舍閑適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陳仲慈叔慈兄弟應選入都。。歐必元。 君不見南海翡翠光五彩,出疆增價踰千倍。又不見合浦雙明珠,入都聲價重璠玙。此物有神終自合,時來何但守方隅。偉哉陳氏之二子,騰驤奮轡東南起。奕世衣冠次第新,不特韋家擅其美。巍巍大父尚書公,立朝廿載陟司空。司空仲子廣文館,登壇樹幟稱宗工。廣文四子皆賢冑,二龍三鳳相先后。伯季文章蚤擅場,叱咤風云齒方茂。仲慈倜儻有仙才,叔慈技進穿楊手。題詩自是泣鬼神,毛穎一掃龍蛇走。二仲詞林大業成,機云誰敢與爭名。是父固能傳是子,何當難弟復難兄。憶同二仲交非薄,無奈風塵泣抱璞。相憐解有贈酬章,白雪瑯瑯滿高閣。故園昔日數相遲,今日河橋折柳枝。斗酒酌君馳遠道,丈夫寧得戀暌離。茲行天子臨軒日,策士新開東閣期。斌斌文學如云盛,從容歌和柏梁詩。君有子虛賦,獻有狗監知。漢庭方側席,安嘆不同時。此時看花御苑北,詞名藉藉滿京國。遇合人間非所難,吾道當令增羽翼。臨岐為君歌此曲,越樹燕云處處碧。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三三三。近現代。伯昏子。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絕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往來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嶠。鳳饑肯向雞求餐,玉潔不與蠅同調。山高路斷客來稀,日晏廛空臂爭掉。窮涂李白友俗人,歲晚杜甫交年少。前門長揖后門關,當面論心背后笑。云門輕與凡耳彈,夜光莫怪兒童誚。君平世棄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人間對面九疑峰,未許沖風鼓無竅。
山家五首 其三。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