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苦辛吟

    苦辛吟朗讀

    垅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饑。

    窗下拋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愿燕趙姝,化為嫫母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譯文

    田中耕種的男兒,終日勞作腹長饑。

    窗下穿梭的女子,手里織布身無衣。

    我愿燕趙的美女,個個都變成丑婦。

    一笑再也不值錢,自然能國強家富。

    注釋

    垅:田地分界的埂子,這里泛指田地。

    下:一作“前”。拋:一作“擲”。

    燕趙姝(shū):燕趙的美女,泛指天下美女。燕趙多美女,故稱。

    嫫(mó)母:相傳為黃帝的妃子,很有賢德,但相貌很丑。

    一笑:封建統治者為博取美女的歡心,不惜一擲千金,故有“一笑千金”之語。錢:一作“金”。

    肥:富裕,富有。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21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11-412

    3、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81-782

    苦辛吟創作背景

      于濆生活在社會下層,對于當時社會上貧富不均的現實有深刻的體會,在其作品中,往往通過強烈的對比手法對這一主題進行集中的反映。在他存世不多的詩篇中,大部分都觸及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苦辛吟》即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81-782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五百九十九。下面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助理、古籍室主任林東海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表現下層人民的饑寒,后四句表現上層社會的糜費;兩相對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不合理現象。全詩用的是對比手法,不僅前半首和后半首將下層與上層情況作了鮮明的一般性對照,而且前半首與后半首又分別用了不同的特殊對比手法,具體表現下層和上層的情況:前半首用的是“推理對比”,后半首用的是“轉化對比”。

      前四句說:在田地里扶犁耕種的男兒,理應有飯吃,吃得飽,但是實際上卻挨餓;在窗牖下投梭織布的婦女,理應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實際上卻在受凍。情理本應如此,而實際卻正相反,情理與實際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情理并非直接表現出來的,只寫出條件,由讀者推理,然后與實際情形對照,可稱之為“推理對比”。這種對比,讀者會對不合理現象發出“豈有此理”的感嘆,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動人,頗有藝術效果。

      推理對比,早就有此傳統。《淮南子·說林訓》說:“屠者藿羹,車者步行,陶者缺盆,匠者狹廬,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為。”這里就包含了推理對比。這手法在詩歌中普遍運用,如孟郊《織婦辭》“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杜荀鶴《蠶婦》“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苧麻”,都是表現用者不肯為,為者不得用。宋張俞《蠶婦》云:“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首詩歷來膾炙人口。它之所以能如此耐人尋味,也正在于采用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推理對比手法。表現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不合理現象,多用此法。《苦辛吟》就用此法表現了食、衣兩方面的不合理情況。

      后四句說:我希望燕地趙地的美女,都變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賢惠的嫫母;那么,她們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樣值錢,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揮霍現象了。這樣于國于家都有利,都會好起來。古時傳說燕、趙(在今河北省)出美人,這里以美人之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現出上層生活的糜費;詩人對此現象十分不滿,因而浪漫地提出這樣的假設:但愿有朝一日,燕、趙所出美人,轉化為黃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轉化為貌丑,無德轉化為有德,笑值千金轉化為笑不值錢。到那個時候,社會上富者窮奢極侈、貧者衣食無著的現象,也許可望有所改變吧。詩人馳騁想象,從現實的境界轉化為理想的境界。巧妙地用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手法可稱之為“轉化對比”。詩人有意通過浪漫的想象來構成這種轉化對比,借以批判上層社會的腐敗。

      轉化對比也是傳統的對比手法,“滄海桑田”是自然界的轉化對比,通常被用來說明古今人事轉化的對比;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則是直接表現古今人事的轉化:“吳宮花草”變為“幽徑”,“晉代衣冠”成了“古丘”,這也是一種轉化對比。此詩通過想象中的轉化,來構成轉化對比,在藝術效果上同樣能使所表現的形象鮮明而又突出,能使所抒發的感情宛轉而又強烈,富有藝術感染力。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號逸詩,晚唐詩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初(約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舉進士及第,仕終泗州判官。濆患當時詩人拘束聲律而入輕浮,故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有《于濆詩集》、《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于濆朗讀
    ()

    猜你喜歡

    徐震堮

    暗云貼水疑無縫,禿樹當風強作聲。今日清寒才到骨,一簾飛雪畫江城。

    ()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

    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
    曹家達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

    ()
    費墨娟

    送客逢春可自由,心隨湖水共悠悠。可能相別還相憶,一夕橫塘似舊游。

    ()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

    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8| 要久久爱在线免费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欧美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99热都是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欧美噜噜久久久XXX|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99九九国产免费看小说| 成人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91视频国产91久久久|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