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
清江引·秋居。元代。吳西逸。 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
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飛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涼。
掃去石邊的云霧,踏碎松下的月影,醉意正濃,在滿天星斗之下睡入夢鄉(xiāng)。
清江引:雙調(diào)曲牌名。
白雁:白色的雁。雁多為黑色,白色的雁較為稀少。元代謝宗可有《詠白雁》詩。
卻:除、去。
松根:松樹根。
這首詞寫作年月不詳,可以考究的是這是作者秋夜酒醉后,看到周圍的景色,有感而發(fā)而作。
參考資料:
1、傅德岷,余曲等編著,元曲名篇賞析,巴蜀書社,2012.02,第268頁
白雁是深秋的象征。宋彭乘《墨客揮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到來。白雁至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入夜了如何會“白雁亂飛”,曲作者沒有講,但同下半句的“秋似雪”必有關系。這里說“似雪”,是因為秋天滿布著白霜;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足見白雁也會同烏鴉那樣受到“霜滿天”的驚擾。次句續(xù)寫涼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筆調(diào),視點卻從天空轉(zhuǎn)移到地面。這樣就為人物的出現(xiàn)騰出了環(huán)境。
作者的出場是飄然而至的。“掃卻石邊云”,古人以為云出石中,故以“云根”作為山石的別名,這里無疑是指夜間巖壁旁近的霧氣。作者袍角“掃卻”了它們,那就幾乎是擦著山石而疾行,也不怕擦碰跌絆,這其間已經(jīng)透出了作者的酒意。下句“醉踏松根月”,則明明白白承認了自己的醉態(tài)。“松根月”是指地面靠近松樹樹根的月光,明月透過松樹的蔭蓋,落到地上已是斑斑駁駁,作者專尋這樣的“月”來“踏”,這就顯出了他腳步的趔趄。這樣的大醉急行,是很難堅持到底的。果然,他仰面朝天躺倒在地,起初還能瞥望“星斗滿天”,隨后便將外部世界什么也不放在心上,酣然高眠,“人睡也”。
短短五句,將人物的曠放超豪,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五句中分插了“雪”、“露”、“云”、“月”、“星”五個關于天象的名詞,或?qū)嵵福蛱撚埃H見巧妙。五句中無不在層層狀寫露天的夜景,卻以人物我行我素的行動超脫待之,顯示了曠達的高懷。以起首的“白雁亂飛”與結(jié)末的“人睡也”作一對照,更能見出這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以“秋居”為題目,而寫的是醉后的露宿,這就明顯帶有“以天地為屋宇,萬物于我何與哉”的曠達意味,由此亦可見作者以此為豪、以此為快的情趣。
秋天年復一年來到人間,面目都是一樣的,而到了詩人筆下,它卻千變?nèi)f化。吳西逸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潔、寧靜淡泊,像沒有人間煙火味的仙界,這是一位隱君子的精神追求。曲子的整個色調(diào)是潔白晶瑩的。白雁飛過,雖是秋天但讓人感覺在下雪。在這支小令中,作者突出了對意象的細節(jié)描寫,來體現(xiàn)自由自在的田園樂趣。該詩表達了作者追求遠離污濁的塵世,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保持高雅的情操。
[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況》云:“萬傾煙霞歸路,一川花草香車,利名場上我情疏。藍田堪種玉,魯海可操觚,東風供睡足。”可從中窺見其性情。散曲內(nèi)容多寫自然景物、離愁別恨或個人的閑適生活,風格清麗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窩成,自題殿前歡,西逸及貫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見太平樂府)太和正音譜評為“如空谷流泉。” ...
吳西逸。 [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況》云:“萬傾煙霞歸路,一川花草香車,利名場上我情疏。藍田堪種玉,魯海可操觚,東風供睡足。”可從中窺見其性情。散曲內(nèi)容多寫自然景物、離愁別恨或個人的閑適生活,風格清麗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窩成,自題殿前歡,西逸及貫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見太平樂府)太和正音譜評為“如空谷流泉。”
六月六日嘉會代柬 其二。。區(qū)越。 不受山陰父老錢,還山亦似出山年。新詩賦就客盈座,白酒來時赪滿肩。麋鹿動驚西華枕,鳧鹥不上鑒湖船。豈知劉白賡歌日,綠野堂中幾伴仙。
憶遠曲。唐代。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一家盡是郎腹心,妾似生來無兩耳。妾身何足言,聽妾私勸君。君今夜夜醉何處,姑來伴妾自閉門。嫁夫恨不早,養(yǎng)兒將備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為郎求娶妾。妾不忍見姑郎忍見,為郎忍耐看姑面。
病中驚雨起作二首 其二。。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yōu)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xiāng)人。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yōu)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xiāng)人。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shù)獻酬。
風色得經(jīng)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易守建業(yè)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 其一。宋代。陸佃。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shù)獻酬。風色得經(jīng)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