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門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發傖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卻天街酥雨。
〔幺〕曉鐘殘紅被留溫,又逐馬蹄聲去。恨無題亭影樓心,畫不就愁城慘處。
鸚鵡曲·都門感舊。元代。馮子振。 都門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發傖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卻天街酥雨。〔幺〕曉鐘殘紅被留溫,又逐馬蹄聲去。恨無題亭影樓心,畫不就愁城慘處。
在這京城的春花秋月,我荒廢了這么多時日。如今我已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曲折的水榭邊,回環的長廊里,我飲酒醉倒,剛剛醒來,竟忘了自己是在都城,觀看那滿街酥油般的雨絲。
拂曉的鐘聲余音未盡,紅被中還殘留著體溫,我又不得不離開住所,隨著馬蹄踏上了行程。亭臺樓閣不曾留下題詠,不能不使人感到憾恨。實在是因為沒有筆墨,能描畫出我久居困愁中的傷心。
鸚鵡曲:原名“黑漆弩”,因白賁所作的起句是“儂家鸚鵡洲邊住”故改名“鸚鵡曲”。和曲四十二首,今選四首。都門:京城,此指大都(今北京市)。
傖(cāng)父:賤俗的平民。南北朝時,南方人以之作為對北方人的鄙稱。
天街:京城的街道。
參考資料:
1、李漢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2、章培恒, 駱玉明.《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詩人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年,什至承事朗、集賢待。此曲就是他追昔京城生活之作。曲子的第一句就反映出,對京城的生活,詩人追悔多于懷念,恨自己讓大好年華蹉跎而過。
參考資料:
1、齊義農.《詩情畫意品讀元曲》: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9月1
“都門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發傖父?!逼鹗椎倪@兩句,定下了全曲的基調。京城是繁華風流的象征,“都門花月”,無疑在詩人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然而,曲中卻以“蹉跎”二字作為“花月”的同位語,蹉跎造就了詩人的“白發”,使他這個南方人“恰做了”北方的老蠻子。詩人有意突出了“白發傖父”與“都門花月”的不調和,是自嘲,更是一種深深的自責。
三、四兩句,是“都門感舊”的掠影之一。這里的“曲榭回廊”同“天街”絕緣,可見是“狹斜”即青樓內的建筑?!熬莆⑿选倍巴鼌s”,說明沉湎之深。借用韓愈詩句入曲,既以“天街”照應“都門”,又隱現了“天街酥雨”所當的早春時令。在青樓中醉酒度日,既忘卻了身處的空間,又忘卻了時光的流逝,這就為“花月蹉跎”作了形象的注腳。
〔幺篇〕的前兩句,是“感舊”的掠影之二。從“紅被”這種香艷的表征來看,這一切仍發生在妓院之內。夜宿平康,紅被留溫,卻被晨鐘喚起,不得不急匆匆上馬入朝承應公事:這頗使人想起李商隱《無題》詩中“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的句子。放不下利祿功名,遂不能充分享受“花月”之溫馨;但在功名事業上又不能深愜己愿,平步青云,不過是“又逐馬蹄聲去”:這種矛盾的處境,成了“花月蹉跎”詮釋的又一補充。
末尾兩句,才真正屬于“感舊”的感想。詩人悔恨自己沒有在京城題下很多詩歌,因而未能將自己的愁情充分表達出來。這其實是說自己在“花月蹉跎”的生活中,一直沒有機會為內心的思想感情定位。“亭影”、“樓心”的飄憶與“愁城慘處”的斷評,表現著一種既留戀又追悔的復雜心情。
生活中常有這種情景:明明是誠意的懺悔,但在懺悔的內容中又不自禁地流露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向慕。該曲中多為閃現的意象,自嘲自責而又陶然于前塵舊影之中,也屬于這樣的表現吧。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馮子振。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彭尉焚巢二首。宋代。陳造。 彭家柳邊堂,江色潤書畫。乃公根柢學,衣傳自心會。唾手勛業余,探妙文字外。區區青紫計,韋子豈君配。神物護揮毫,而不告成壞。赫炎卷地過,椽瓦了無在。賴是堂間書,萬軸腹中載。乃公洞天理,否傾則泰。向來薦才名,開口取猜怪。從今柳先生,頗為參元快。
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疊前韻。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夜久葛巾濕,髣髴瑤階生白露。風裊鬢絲,清于池上鷺。且一薦冰甌,薄點梅醋。畫檐深處。有點點流螢,簾隙偷度。照青編、任人看覷。
偈頌七十二首。宋代。釋祖欽。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將事理分。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后鐵昆侖。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送鄭德新方伯致仕。明代。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