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春水東流。天闊云閑,樹渺禽幽。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折桂令·過多景樓。元代。周文質。 滔滔春水東流。天闊云閑,樹渺禽幽。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滔滔春水向東流去,襯得天空分外廣闊,飄著的朵朵白云也是如此悠閑,在樹梢上停棲著鳥兒遠山仿佛美人的眉黛一般,起伏有致,水面上一片平靜,積雪漸漸融化,正是月缺時分,形似沉鉤這渡口,有桃蕊紅妝點綴,有白色梨花渲染。我的離愁在哪里?別人的離別只是短暫,而我卻如此漂泊,獨自借宿孤舟中。
天闊云閑:天空遼闊,云兒也散去了。
橫眉:美人的眉黛。
消雪:積雪漸漸融化。
桃蕊紅妝渡口:用桃花裝扮過的渡口。
“多景樓”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一處寺內建筑,具其之所心被稱為“多景”,也是因為它建在山上,地勢高,萬事萬物都可盡收眼底。詩人登高望遠,前文極寫所見景色之美,最后三句一問一答道出哀情,可見此曲采用的是以樂景反襯哀的情的手法。
前三句寫的是整體感受,春水東去,天空遼遠、閑云飄散,視野極其開闊,那樹顯得對么渺遠,那鳥仿佛也都消失了蹤跡。就像是一種脫離塵囂的展望,一片豁然開朗。接著具體寫了所見景物:山如黛、水如鏡、月缺似沉鉤,寓意白晝將盡。詩人依次運用了“闊”“閑”“渺”“幽”以及“遠”“平”“缺”等加以刻畫,句式倒裝,使景物描寫細膩生動。
再把視線住下,桃花梨花紅白相間的景色下是那“渡口”和“江水”,曲至此,已經透出離別之情。尾三句便點出真意:“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有如蜻蜓點水一點而出,讓原本沉浸的樂景中的人,哀感頓生。
周文質(?-1334),元代文學家。字仲彬,建德(今屬浙江)人,后居杭州。與鐘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篤,形影不離,故《錄鬼簿》對他有詳細的記載:“體貌清癯,學問淵博,資性工巧,文筆新奇。家世儒業,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調,諧音律。性尚豪俠,好事敬客善繪畫,諧音律。所作雜劇今知有四種?,F僅《蘇武還鄉》(或稱《蘇武還朝》)存有殘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數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
周文質。 周文質(?-1334),元代文學家。字仲彬,建德(今屬浙江)人,后居杭州。與鐘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篤,形影不離,故《錄鬼簿》對他有詳細的記載:“體貌清癯,學問淵博,資性工巧,文筆新奇。家世儒業,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調,諧音律。性尚豪俠,好事敬客善繪畫,諧音律。所作雜劇今知有四種。現僅《蘇武還鄉》(或稱《蘇武還朝》)存有殘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數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題馬問庵崇德樓四景 其二 楚月生明。明代。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醴筵不復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盈虧視桂輪,已矣復奚慕。
聚景園。宋代。高似孫。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和朱世同夜聞竹聲。宋代。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玉軫誰家調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過所聞。
與孫文學廷璋并示孫上舍悅祖暨朱文學侗得三十一韻。清代。姚燮。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覽凌群髦。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愿胸久操。意外君能來,來適與我遭。炯炯秋虹姿,天云軒之高。我意頗自雄,為君嗒焉撓。應使大地春,黯色慚蓬蒿。抑我壯猶廢,畏廁后生豪。蕪陋膺濫名,詎能君識逃?矧得應與劉,左右森聯鑣。一席羅眾奇,誰復分鷸鷮?不知何善緣,投漆盡如膠。使我宛轉腸,轆轤等所勞。急敞庭東楹,拂拭檐蟏蛸。濯露江城嵐,合束孤篁梢。篁底三五鶯,靜翼糾纏牢。照以苔光澄,綺謝花云包。軋軋清語聲,冰繭空機繅。為呼灶下童,挈瓶沽鄰醪。真性挾與流,未容禁酕醄。我篋長物無,尚有鸊鵜刀。日夕愁露芒,至此更難韜。委蒙君等愛,幸弗譏狂騷。天壤萬路寬,勢獨窮吾曹。中原氣清曠,坐看諸君翱。弗忘禿羽鹙,伏病荊榛巢。杯酒屋漏中,誓已千秋要。千秋綿寸心,古哲通蘭虈。而況咫尺蹤,不隔山川遙。撤樽風雨來,入夜聞颾颾。浩歌君子行,壁影舒裳袍。
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元代。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彤弓親授圣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云中。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并。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