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
且趁余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相縈繞。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宋代。歐陽修。 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且趁余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相縈繞。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我曾愛西湖的春天來得早。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頭笑。轉瞬春光過去了,如今是綠葉成蔭紅花少。
剩下的花兒還妖嬈,抓住時機看個飽。何況有美女笙歌供一笑。只可惜老來的風情不及從前好,聽你開懷暢飲人醉倒。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嘗愛:曾經愛。嘗:曾經。西湖:此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
臘雪:冬雪。方銷:剛剛融化盡。
綠暗紅英少:謂紅花大多已經凋敗,所剩無幾,滿眼所見都是綠葉。紅英:紅花。
謀:圖謀,營求。
艷態:美艷的姿態,指酒席上的歌妓。
風情:風月之情。此處是作者自稱年已老去,沒有了少年時的風月情懷。
剩把芳尊倒:只管將酒杯斟滿。剩把:只管把。芳樽: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參考資料:
1、李之亮.歐陽修詞選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74
這首詞作于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的春天(一說熙寧四年),此時作者已經退居潁州。之前曾多次賞游西湖。他第二次游賞西湖春景是在第二年晚春。詞中“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云云,指的就是第二次,時年四十四歲。
參考資料:
1、劉揚忠.歐陽修集:鳳凰出版社,2014:124
上片寫作者第一次于早春時節賞游西湖的情景。西湖之春來得早,去得快,蘊含時光易逝的遺憾。“嘗愛西湖春色早”直抒胸臆,以西湖早春與暮春相對比,表明對西湖早春的喜愛之情。早春雖是“臘雪方銷”,乍暖還寒,但“已見桃開小”,預示好景在前,風光無限。而暮春卻是“頃刻光陰都過了”。“傾刻”句表明在作者的感受中,美麗的春天一下子就過完了,很快就看到那綠葉蒼翠成蔭、紅花稀少凋零的暮春了。這種感受中作者傷感的不僅僅是春天過快地逝去,他傷感的是韶華和生命如這春光一樣無情而逝,充滿了悲愴的味道。只余“綠暗紅英少”,沒有什么可期待的了。這同下片“老去”構成對應,使人明白他為什么喜愛早春了。上片作者描繪了一幅早春圖:冬天的雪剛剛消融,桃花就蓓蕾初綻,顯得特別美麗可愛。西湖的春天可謂既來得早又很美麗。不過,在此時的作者眼中,美麗的西湖春景稍縱即逝。
下片以闊達的胸懷寬慰自己,抒發作者趁有余年以及時行樂的心態。“且趁余花謀一笑”的“余花”,表面是指“紅英少”,但實際是指作者余年。雖有“笙歌”、“艷態”“縈繞”周圍,但已無“風情”可言,只能任人斟酒,以謀一醉。即使光陰易逝,也要把握現在的美好,快樂地生活,所以趁著西湖還有幾朵余花,趕緊欣賞。何況此時身邊還有佳人在吹笙歌唱助興呢。這是作者自我寬解之辭,詞情轉為曠達。然人老了,無論怎么樣盡情暢飲,但畢竟不如少年風情,不可能再有少年時的浪漫豪放情懷。“老去”句,詞情又一轉,曠達中又有幾分無奈。
全詞樂景入筆,詞情由樂而哀,變而為曠達,轉而為無奈,將遲暮之人賞春時的復雜心情表現得細致人微,形象生動。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賣花聲。清代。吳藻。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點絳唇 其七 秋暮旅懷柬翼蒼。清代。曹爾堪。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絕句二首 其一。宋代。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