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月落烏啼何處,點飛英如雪。
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驚動小亭紅雨,舞雙雙金蝶。
好事近·花底一聲鶯。宋代。劉翰。 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月落烏啼何處,點飛英如雪。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驚動小亭紅雨,舞雙雙金蝶。
花叢下面夜鶯一聲鳴唱,花叢上面斜掛著如鉤般彎彎的半個月亮。要問月下那鳥兒在何處啼叫?看,前方花枝顫動落英如同雪花飄飄。東風吹來已把去年的愁緒一掃而光,催動著丁香花蕾朵朵綻放。金色的蝴蝶雙雙飛舞在小亭旁,驚動了花兒的安靜,紅花似雨灑落在地上。
飛英:飛舞在空中的落花。
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意指東風吹散了丁香花滿腹的愁悶,如今它可以盡情綻放了。
這首詠春詞寫出了從月落烏啼到天明之后一段時間春色之美。上片寫天明之前花鳥的萌動。這時候曙色朦朧,但報曉的黃鶯已經在花底發出了第一聲啼叫。月落烏啼之處,曉風陣陣,飛英如雪,以花兒凋謝開放為標志,自然界舊的在不斷離去,新的紛至沓來,新的一天開始了。下片寫白天的浩蕩春景,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前二句寫東風勁吹,吹盡了冬天的寒冷,也為人們吹盡了去年的哀愁;它吹綻了丁香花蕾,像是為花兒解開了郁結的愁思。結尾二句寫雙雙金蝴蝶翩翩飛舞,驚動園中小亭那兒落紅如雨,尤顯出春之熱鬧。全片描寫精工細致,富有圖畫之美。
劉翰,字武子(一說武之),長沙(今屬湖南)人,光宗紹熙中前后在世。曾為高宗憲圣吳皇后侄吳益子琚門客,有詩詞投呈張孝祥、范成大。久客臨安,迄以布衣終身。今存《小山集》一卷。事見《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五、《沅湘耆舊集》前編卷二三小傳。 劉翰詩,以毛晉汲古閣影宋《六十家集》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與新輯集外斷句合編為一卷。劉翰做詩追隨“四靈”,王漁洋《香祖筆記》對其評價不高。 ...
劉翰。 劉翰,字武子(一說武之),長沙(今屬湖南)人,光宗紹熙中前后在世。曾為高宗憲圣吳皇后侄吳益子琚門客,有詩詞投呈張孝祥、范成大。久客臨安,迄以布衣終身。今存《小山集》一卷。事見《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五、《沅湘耆舊集》前編卷二三小傳。 劉翰詩,以毛晉汲古閣影宋《六十家集》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與新輯集外斷句合編為一卷。劉翰做詩追隨“四靈”,王漁洋《香祖筆記》對其評價不高。
過故洛陽城。宋代。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頌古十首。宋代。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秋日。宋代。張耒。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