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高陽臺·除夜。宋代。韓疁。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我頻頻地傾聽更漏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滿屋光明。年華滾滾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驚。餞別舊歲,迎接新春,還能用得著幾刻光陰,新的一年翩翩來臨。年老體衰,怎么能習慣通宵暢飲?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氣襲人衣襟。我輕輕地放下酒樽,感謝那初開的梅花,陪伴著我獨自低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著穿上春衣,美麗的鬢發上首飾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瑩潤澤,燕股形的寶釵嵌有黃金。溫和的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禁。朱顏哪能年年都好,應該盡情地游樂,趁著現在的大好光陰,恣意地去眺望登臨,觀賞那殘雪未消的玉色樓臺,游覽那斜陽輝映的美麗園林。
①高陽臺:詞牌名,取戰國楚宋玉賦神女事以為名。又名“慶春澤慢”“慶春宮”。雙調一百字,平韻。除夜:除夕之夜。
②銀簽:指的是古時一種計時的器具,即更漏中的標簽。
③絳蠟:指紅蠟燭。
④袞袞:連續不斷地流動,引申為急速流逝。此指時光匆匆。
⑤餞舊迎新:辭舊迎新。餞,送別,送行。
⑥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 ”。
⑦微吟:小聲吟詠。
⑧蜂腰:與下句“燕股”都為“鄰娃”的節日裝飾,剪裁為蜂為燕以飾鬢。翠:翠鈿、即翡翠做的花,是婦女的裝飾物。
⑨芳思:猶言春情。
⑩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
?恣(zì):隨意,無拘束。登臨:登山臨水。也指游覽。
?遲日:春日。《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后以“遲日”指春日。
參考資料:
1、畢寶魁.宋詞三百首譯注評.北京:現代出版社,2014:178-179
此詞當作于作者晚年時期的一個除夕。除夕之夜,守歲不眠,是一年中諸多慶賀活動中的一件重要內容,但一旦上了年紀,難免悲歡交集,萬感俱生。這首詞寫的就是作者在除夕之夜的這種復雜心境。
參考資料:
1、周汝昌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875-1876
《高陽臺》一調,音節整齊諧悅。此詞開頭“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就是四字對句的定式。古代計時的器具,每過一刻時光,則有銀簽鏗然自落。“頻聽銀簽”,一“頻”字,可見守歲已久,聽那銀簽自落聲已經多次,說明夜已深矣。“重燃絳蠟”一句,說那除夜燈火通明,紅燭燒殘,一枝趕緊接著點上,使除夕夜的吉慶歡樂氣氛,形象地勾勒了出來。一個“重”字,將時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嘆,精當地表現了出來,讓人感到歲月流逝的不停息。韶華易逝,人又何堪?
“袞袞”二字,繼以“驚心”,筆力警勁動人,與晏殊的詞句“可奈年光似水聲,迢迢去不停!”(《破陣子·湖上西風斜日》)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宵守歲已覺勉強,是睡,是坐,是飲,是止,詞人心存猶豫。幾番無奈,詞人最后的主意是:灑是罷了,睡卻不可,決心與梅花作伴,共作吟哦度歲的清苦詩侶。本是詞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說梅花多情,來相伴我。如此可見用語精妙,而守歲者孤獨寂寞之情,總在言外。
下片筆勢一宕,忽然轉向鄰娃寫去。鄰家少女,當此節日良宵,不但徹夜不眠,而且為迎新歲,已然換上了新裝,為明日春游作好準備。看她們不但衣裳濟楚,而且,裝扮首飾,一派新鮮華麗氣象。寫除夕守歲迎新,先寫女兒妝扮,正如辛棄疾寫立春先寫“看美人頭上,裊裊春旛”(《漢宮春·立春日》),是同一機杼。
寫除夜至此,已入勝境,不料詞筆跌宕,又推開一層,作者想象東風也被少女新妝之美而勾起滿懷興致,故而釀花蘊柳,暗地安排艷陽光景了。“勾引”二句為奇思妙想,意趣無窮。這樣,詞人這才歸結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經驗感慨,現身說法,似乎是同意鄰娃,又似乎是喃喃自語,說:青春美景豈能長駐,亟須趁此良辰,“把握現在”,從此“明日”新年起,即去盡情游賞春光,從殘雪未消的樓臺院落一直游到春日遲遲的園林勝境!
通覽全詞,上片幾令人擔心只是傷感衰颯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則以鄰娃為引,物境心懷,歸于重拾青春,一片生機活力,才知寄希望于前程,理情腸于共勉,傳為名篇,自非無故。
韓疁,生卒年不詳,字子耕,號蕭閑,有蕭閑詞一卷,不傳。共存詞6首。趙萬里有輯本。 ...
韓疁。 韓疁,生卒年不詳,字子耕,號蕭閑,有蕭閑詞一卷,不傳。共存詞6首。趙萬里有輯本。
志峽船具詩。梢。宋代。王周。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動尾聿隨,斜取正為定。有如提吏筆,有如執時柄。有如秉師律,有如宣命令。守彼方與直,得其剛且勁。既能濟險難,何畏涉遼夐。招招俾作主,泛泛實司命。風烏愧斟酌,畫鹢空輝映。古人存豐規,猗歟聊引證。
鷓鴣天 題綺塵云想山莊詩詞集。近現代。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過故洛陽城。宋代。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月夜登燕子磯。清代。馬鼎梅。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送謝伯儀守開州。明代。徐溥。 賢哉三謝后,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由來今刺史,即是古諸侯。屈指三霜后,榮遷拜冕旒。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