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水向橋東去。漠漠云歸溪上住。疏風淡月有來時,流水行云無覓處。
玉樓春·東山探梅。宋代。劉鎮。 冷冷水向橋東去。漠漠云歸溪上住。疏風淡月有來時,流水行云無覓處。佳人獨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頭空負雪邊春,著意問春春不語。
河水叮咚流向橋東,行云悠閑飄聚在溪水上邊。清風淡月往來有規律,流水行云卻難尋蹤跡。美人獨自佇立備受相思之苦,單薄衣衫浸透寒露,日日伴修竹,雙眼欲穿盼郎歸,常常等至天色暮。殘雪身邊春色青,我卻白發頭上生,執意問春我老否?春天默默不出聲。
冷冷:形容流水的清脆聲。
漠漠:彌漫廣布貌。
脩竹:高高的竹子。
這首詞的題目是“東山探梅”,全篇寫的就是去杭州東山探梅的所見與所感,重心在一個“探”字。上片以探梅途中及到達目的地時所見的“泠泠”流水、"漠漠"歸云和"疏風淡月"等景物烘托渲染環境,意致十分閑淡。下片前兩句以杜甫詩所寫幽獨佳人比擬梅花,以抒發探梅之所感;后兩句則借探梅這個話題慨嘆道:往昔白白錯過了雪中賞梅的大好機會,如今已進老境,失去的青春已經無法追回了。最后兩句的這個慨嘆,才是一篇抒情的主旨。
宋廣州南海人,字叔安,號隨如。寧宗嘉泰二年進士。以詿誤謫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賢之。工詩詞,尤長于詩,明白清潤,為時所推。有《隨如百詠》。 ...
劉鎮。 宋廣州南海人,字叔安,號隨如。寧宗嘉泰二年進士。以詿誤謫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賢之。工詩詞,尤長于詩,明白清潤,為時所推。有《隨如百詠》。
送張靜峰年兄赴河南別駕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十年南省客,半刺領東周。馬向雪中去,人稱洛下游。關河三輔道,云物二陵秋。別思還蕭索,寒塘水自流。
贈張濆榜頭被駁落。唐代。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題陳貴白畬齋。宋代。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順天鄉試二首 其一。。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