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
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憶秦娥·梅謝了。宋代。劉克莊。 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梅花凋謝了,北方邊塞的冰雪已經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飛去了。我要委托那北歸的大雁,請它問候一下故都家鄉的父老。
前線地區防務荒疏、邊聲悄寂,金人占領的淮河以北,人煙稀少。那曾經繁華奢靡的宣和宮殿,已經衰草遍地,塵煙繚繞。
憶秦娥:詞牌名。雙調,共四十六字,有仄韻、平韻兩體。
梅謝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漢代為抵御鮮卑所設的邊塞。
鴻(hóng):即鴻雁,是一種候鳥。秋風起時北雁南飛,春季則自南歸北。在詩詞中常被當作信使。
憑伊:指憑借大雁
問訊:問候;慰問。
大梁遺(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遺民。大梁,戰國魏都,即北宋時都城汴京。
浙河:即浙江 。
炊煙:指烹制飯菜形成的煙氣。
宣和宮殿:借指故國宮殿。宣和,宋徽宗年號。
參考資料:
1、劉乃昌 朱德才.宋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第759頁
2、禾火,王彥麗.宋詞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25頁
開禧二年(1206年),韓惦胄倉促的北伐失敗了。和議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掌權的投降派大臣立刻就把恢復中原的大業置之腦后。南宋的許多愛國志士們沒有忘記失陷的廣大國土,日日為國家的前途擔憂。心中的憂慮和期望,而作下的這首詞。
參考資料:
1、程艷杰 靳艷萍.宋詞三百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43頁
開頭以“梅謝了”三字說明季節正當柳垂金絲的早春。春梅謝去,引起詞人一系列的聯想。他想起這時中原大地宋、金邊界地區,該也在凍解冰融、逐漸轉暖了,宋、金自“紹興和議”之后,兩國邊境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所謂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鴻歸早”也暗示著國境線的南移。接下去“鴻歸早”三句,要借鴻雁帶訊問候故都父老。
下片進一層表達了對故土、故都的深切懷念。南宋偏安江左,浙江西路的鎮江一帶已經接近前線,北岸的瓜洲渡口是金失南侵的沖要之地。“邊聲悄”,指這一帶平靜無戰事。“淮河”句,是說淮河一帶,本來是人煙稠密、運輸繁忙之地,自從靖康之亂、金兵南侵,一路燒殺擄掠,而在這片瘡痍滿目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生活艱苦,呈現出殘破荒涼的景象,這里就以“炊煙少”三個字以概括之。
末尾兩句與上片結句相呼應。前面是說早春北歸的鴻雁問候故都遺老,末尾點出故都宮殿(宣和是徽宗年號)那里曾是北宋朝廷所在,當年是何等巍峨宏麗,如今只余下冷煙衰草。遺民憑吊之余,不僅暗傷亡國,恐怕也在切盼著王師能如鴻歸一般,早日北上恢復中原,而這也是詞人的心愿。
詞人借鴻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宮殿凄涼景色,抒發出故宮黍離、國家衰亡的悲憤,也是對南宋當局的指責。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次韻晚入五華寺。明代。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王晦叔惠聽雨圖次蔡韻奉寄 其一。宋代。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至日留安肅署中。明代。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次韻題張氏耆逸堂。宋代。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塞上讀霞海篇寄管涔子。明代。林大春。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興引赤城愜,情憐碧海偏。奇文振巖穴,麗藻發林泉。玉鐸驚回首,金聲失比肩。草書潛逼圣,載酒細論賢。門比孫登重,山因謝朓傳。游秦膺舜岳,思越感堯年。夜夢抽簪侶,秋懷倚劍篇。登臨嗟遠矣,風物轉悠然。好靜能齊俗,端居或問禪。賓僚盡傾倒,騷雅幸周旋。重望歸安石,幽期合稚川。曹劉時并蓋,李郭或同船。賤子暫持節,長途許執鞭。青門逢勝集,紫省列群仙。忝竊分徐榻,光輝入孔筵。終南巧舞外,長樂婉歌前。忽奏陽春曲,兼聆流水弦。疑游洞庭浦,如陟華山巔。縹緲飛千里,空濛俯八埏。別來馀臘雪,吟處起春煙。朝傍黑河宿,暮從青戍眠。寶刀增意氣,彩筆愧塵緣。塞晚愁聞雁,溪清想釣鳣。何時隨汗漫,白日共聯翩。醉訪燒丹地,閒行種藥田。枕書仍寤寐,驛傳若留連。沙隱朔云暗,峰回羌樹圓。關西悵脩阻,空復望飛箋。
次韻才仲試院夢中書事見寄 其三。宋代。釋道潛。 怪獸胡為出巨津,昂然激水忽翻身。魚龍赑屃何妨事,莫作風波謾恐人。